【“不!”】
【“在這個世道。”】
【“殺戮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世家門閥……”】
【“又怎么能夠例外!”】
【“它們只是以為,自己一直都能,高高在上罷了!”】
【陳懷信看著那被蕩平的家族,深深的呼了口氣。】
【他對于世家門閥,其實并沒有那么痛恨,即便他們阻礙了自己的科舉上升,即便他們讓自己被關進大理寺中。】
【但若非他們的存在,的的確確阻礙了這個國家的未來,陳懷信還不至于,采取這樣的手段,來對他們進行清洗!】
【“他們就是一群吸血蟲,趴在這國家身上。”】
【“若是不將他們給清理掉。”】
【“哪怕是建立起了新國家。”】
【“也只不過是承國的翻版!”】
【陳懷信在心中想道。】
【而那旁邊的道觀主。】
【他當然知道,陳懷信這樣做,是為了讓無法活下去的百姓,能夠抬頭看著這片天空,讓無法活下去的農民,能夠挺直腰板的生活。】
【畢竟有些人活著,是為了讓別人活不了,所以自然只能讓他們去死了。】
【“但是。”】
【“如此一來。”】
【“那些讀書人群體。”】
【“必然會排斥我們!”】
【道觀主所擔心的,便是未來的新國家,沒有合適的人幫忙治理。】
【因為不管平日里,他們說著讀書人多少壞話,都改變不了這個國家,是需要有才識之人幫忙,才能夠長治久安的!】
【即便在這段時間里,陳懷信也在黃巾軍里,培養出了不少有能力之人。】
【但是相比于整個國家,這些人還是太少了,稱之為杯水車薪都不為過!】
【“別擔心。”】
【“世家雖然掌握著讀書人群體。”】
【“可并非是所有人都向著他們。”】
【“而且。”】
【“有官不做。”】
【“你覺得那些讀書人,真的會那么忠誠嗎?”】
【陳懷信語氣很是平靜,但心中卻涌現出幾分古怪。】
【因為。】
【他覺得。】
【自己在那夢境之中,似乎曾說過類似的話。】
【也似乎在那夢境里,他也踏平過世家門閥!】
【“看來無論是夢境,還是現實的我,都認為他們不該存在呀!”】
……
【元凰十六年,十二月。】
【黃巾軍開始整頓山河。】
【畢竟。】
【除了朝廷之外。】
【承國其他地方。】
【依然還有著節度使與野心家在作亂!】
【“甚至。”】
【“還有些人打著光復承國的旗號。”】
【“在南方地區建立起了‘南承’。”】
【“那些尚且存在的世家門閥,也都紛紛加入它,想要與我們抗衡。”】
【道觀主說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
【由于黃巾軍在長安城內,將世家門閥按照戶口,一頁一頁的殺過去。】
【那些未被波及到的世家,自然是心生恐懼,努力幫助南承抗衡他們。】
【即便。】
【大承皇室。】
【已經都被俘虜了。】
【但他們還是從宗室里,挑選出了某個宗室子弟,打出了南承的旗號。】
【只不過。】
【無論是陳懷信。】
【還是那道觀主。】
【都知道現在大局已定!】
【別說是南承了,就連多個西承北承,都改變不了那注定的結局!】
【甚至陳懷信還有時間,去見一見那被囚禁起來的姬清珞!】
【“陛下,身體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