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數天。】
【這些道士就召集了不少信徒。】
【一同前往皇宮前面進行靜坐。】
【雖然說。】
【這個決定。】
【依然還是有些倉促。】
【“但是。”】
【“我們快要沒時間了。”】
【“那大軍的后勤都已經快出發了!”】
【知曉這個消息的道士,來不及做更多準備。】
【就匆匆忙忙帶著信徒,來到了那皇宮面前。】
【畢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若是后勤真的出發了。】
【那對外征戰之事,就算是道教齊心協力,也不可能再阻止了!】
【“可是。”】
【“這種靜坐。”】
【“真的能夠讓我們求見到陛下。”】
【“親自給他說出我們的訴求嗎?”】
【有些道士還是擔心。】
【但更多的道士卻搖頭說道:“不管能不能見到,這已經是我們所能想出的,最好的一個方法了!我們身為國教道士,在皇宮面前進行靜坐,哪怕是陛下也不可能視而不見吧!”】
【聽到這話。】
【其他道士也多了幾分信心。】
【雖然說。】
【若是換做在前朝。】
【他們別說是在皇宮面前靜坐了。】
【就連一丁點反駁的勇氣都沒有!】
【“畢竟。”】
【“前朝的官府。”】
【“他們是真會殺人的!”】
【不少道士回想起承國,都還感到后背發涼。】
【而在本朝,他們道教好歹是有著開國之功。】
【只是小小的反對,只是小小的靜坐,肯定是沒問題的!】
【“更別說。”】
【“我們是在討要屬于道教的權利!”】
【“就算是朝廷也不能說我們不對!”】
【這些道士越是想著,就越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
【那靜坐時誦讀道文的聲音,更是變得愈發的堅定了!】
【他們所做之事,自然引起了百姓的好奇,也傳到了陳懷信的耳中。】
【當陳懷信知曉,他們做了些什么后,那臉上頓時露出了一抹微笑。】
【“朕本以為。”】
【“他們只是看不清宗教法的利弊。”】
【“但沒想到。”】
【“他們連宗教法都沒有仔細翻閱!”】
【“就這樣急急忙忙的想做便做了!”】
【想到這里,陳懷信搖了搖腦袋。】
【做事之前,先翻看當地的律法。】
【“這難道……”】
【“不是常識嗎?!”】
……
“做事之前。”
“先看律法?”
“這算是哪門子的常識啊!”
姬長靈看著那推演的未來,忍不住開口說道。
畢竟無論哪個國家的律法,都是厚厚的一本。
普通人連看懂文字都很艱難,更別說是記住那律法的內容了。
或者說。
真能做到。
那他想要入朝為官。
恐怕也不是難事了!
“在煜國。”
“這或許能夠算是常識。”
“雖然現在報紙未出現。”
“但陳懷信已經讓人,在各地城門或是宣傳處,給百姓進行律法講解了。”
姬長寧的聲音在這時候響了起來。
讓人講解律法。
讓人宣傳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