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禾明白了,那向官府報備,是為了得到朝廷的協助。
就像是每隔一段時間舉辦的集會,都會有官府人員負責維持秩序!
而若是沒有官府參與,最終會不會演變成混亂,那誰都無法保證!
“只是。”
“這種律法。”
“很可能會被某些官員所利用。”
“用來達成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陳懷信……”
“他可有這方面的準備?!”
王千禾知曉這律法的用途,也能看到那背后隱藏的風險。
如果是放在他們承國,他肯定沒能力解決這問題,但是放在煜國的話,陳懷信肯定想好了,應該如何處理吧?!
想到這里。
他滿是期待的看著天穹。
那未來的推演還在繼續。
……
【將靜坐的道士們,關押進縣牢里面后。】
【那所造成的動靜,自然是極為轟動的。】
【無論是百姓們。】
【還是那些商人。】
【他們都在擔心這件事,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
【他們都在擔心這件事,會讓自己的生活變成什么樣子。】
【而對于道教來說。】
【道觀主的葬禮尚未舉行。】
【突然發生了這樣的大事。】
【那些未曾參與此事的道士,頓時感到一陣陣的驚恐。】
【他們甚至開始懷疑,朝廷是不是打算對道教動手了!】
【而這件事就是開始!】
【“不!不會的!我道教有開國之功,陛下不會這樣做的!”】
【“可是現在,官兵抓拿了我們不少師兄,這難道不就是預警嗎!”】
【“但那不是說,這些師兄違反了律法與宗教法,所以才被官府關押的嗎!”】
【“違法律法宗教法?呵呵!不允許多人聚集,這算是哪門子的律法!這擺明就是要針對我道教!”】
【“不管怎樣,大家小心一點,雖然我道教為國教,但這國到底能存在多久,誰都說不清呢!”】
【“……”】
【眾道士慌亂不已。】
【而在那朝堂之中。】
【看到道教的訴求,被縣令進行抓拿后,給暫時的給壓了下去,眾臣其實并沒有感到特別的興奮。】
【“因為。”】
【“這其中。”】
【“所暴露出來的問題。”】
【“可沒那么容易解決!”】
【眾臣一想到,那聚眾報備的律法,很可能會被某些人所利用,他們就感到一陣陣的頭疼。】
【畢竟如今的世道,五人以上的聚會,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對于鄉下百姓來說,他們前往縣城,亦或是返回鄉村,基本都是結伴而行。】
【而在律法之中。】
【這也算是聚眾!】
【“雖然律法規定。”】
【“那聚眾的定義。”】
【“并不僅僅是看人數,還要看他們打算做什么。”】
【“必須要綜合考慮,才能判斷是否為聚眾罪名。”】
【“但是這其中……有太大的可操作空間了!”】
【哪怕是最角落的官員,都能夠想到一百種,讓這罪名對自己有利的方式。】
【而雖然也可以,立刻進行律法的修改,但不能每暴露一條律法,就修改一條律法吧?更別說這條聚眾律法,也是有積極作用的啊!】
【“修改它。”】
【“只不過是在逃避問題!”】
【眾臣很是無奈。】
【陳懷信則是覺得,并沒有那么麻煩。】
【“只不過。”】
【“這或許。”】
【“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
【“來加大對各級官員的督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