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
【宏觀調控。】
【就不是如今這個時代所能夠做得到的。】
【更不是大煜這古典帝國所能辦得到的。】
【“因為。”】
【“這其中。”】
【“所需要用到的方法。”】
【“無論是經濟手段,還是法律手段,亦或是必要的行政手段。”】
【“都已經超出了古典帝國的能力范圍,屬于是知道也做不到!”】
【陳懷信在心中想道。】
【對于此事。】
【他還是有著自知之明的。】
【但是。】
【現在。】
【他所想要采用的方法。】
【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宏觀調控。】
【而是利用古典帝國的優勢。】
【而是利用中央集權的強硬。】
【對那物資生產的地方進行調控!】
【“無論其生產了多少物資。”】
【“能否進入市場。”】
【“能夠進入多少。”】
【“完全由朝廷來做決定!”】
【陳懷信越想下去,越覺得這辦法有可行性!】
【畢竟。】
【大煜可不是知識里的大英!】
【若是大英如此霸道、敢限制那所謂的正常貿易活動、那必然會遭受貴族與新興商人的抨擊、甚至是爆發一些不該爆發的事情。】
【但是在大煜,朝廷進行管控,尤其是在如今這種時代,那實在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就像是鹽鐵官營,難道有誰敢對此說一個不字?】
【除非是想要造反,不然普通人連碰都不敢碰!】
【“更別說。”】
【“這些生產出來的物資。”】
【“根本不需要進入市場。”】
【“因為大煜各地的工程、都還欠缺著大量東西。”】
【“連滿足它們都還做不到、更別說沖擊市場了!”】
【陳懷信想到這里,便開始跟戶部尚書討論起來。】
【這種不需要停下某些工程,更不會沖擊小農經濟穩定的事情,在他看來便是最好的、解決當前困境的方法!】
【而戶部尚書在聽聞后,也覺得此法可行!】
【“就像是鋼鐵。”】
【“哪怕其產量翻了十倍。”】
【“也不見得能夠完全滿足朝廷的需求!”】
【“至于別的物資,假設朝廷真的飽和了,但周圍的小國可還欠缺呢!”】
【“他們肯定不介意,幫我大煜清一清庫存吧!”】
【戶部尚書的一些想法,也消除了陳懷信的其他顧慮。】
【如此。】
【哪怕產量持續翻倍。】
【也不會對煜國市場造成沖擊。】
【至少不會影響百姓們的生活!】
【“而等到以后。”】
【“工業革命的隱患被轉移至他國。”】
【“我大煜百姓也能開始享受、那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便利!”】
【陳懷信剛這樣想。】
【就又忽然搖搖頭。】
【“或者說。”】
【“只要朝廷熟悉了這種調控方式。”】
【“確保不會對國內市場造成影響。”】
【“那就已經可以開始、讓百姓享受到工業的優勢了!”】
……
金鑾殿之外。
看著那所推演的未來。
王千禾頓時嘆了口氣。
“也就是煜國。”
“才能保證那生產的物資、不會進入到市場中。”
“才能保證那低廉的物品、不會沖擊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