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起源變化,陰陽平衡之道。】
【問心但求無愧。】
【雖不可貿然干預塵世之事,但也應當無懼業力勇于入世,求真務實。】
【這些書成為了部分剛入道教的啟蒙之作。】
【更是成為了一些老道教授弟子時的引經據典之物,可謂是作用諸多,并且影響深遠。】
【本來有爭議和內斗的教派如今正式統一。】
【之前只是形式上統一。】
【這一次則是精神和意志。】
【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將這樁利在千秋之事完成,道教領頭人也是幸不辱命。】
【陳懷信也按照一開始的計劃興建道觀,將國教的包裝做到了機制。】
【煜國上下所有的修道之人對于他們這位魁首和皇帝心悅誠服。】
【甚至一些外邦人都傻了。】
【他們也見識過一個國家內部的教派矛盾。】
【國家當中的教派和當權者之間的利益沖突也是長期存在的,就算是被立為國教,也會因一己之私而走偏路。】
【能被君主這般信任并且扶持的國教還是第一次見到。】
【陳懷信對這樣的結果十分滿意。】
【現在佛道兩教都收獲了突破性進展。】
【國內國外兩開花。】
【這就是精神領域富強的前兆。】
【接下來自己可以準備安排下一步計劃了。】
……
承國大殿。
坐在上面的姬清珞無奈的看向了下面眾人。
已當下的承國來看是肯定做不到這一點的。
國中的佛道兩派正鬧得不可開交。
雙方各自爭奪著話語權,搶奪著信徒,甚至為了所謂的供奉香火,甚至開始了搶地盤。
而這些事情都并不是姬清珞的本意,而是她想管卻又沒辦法去管。
“唉,吩咐下去。”
“讓戶部抓緊落實和登記我承國之內的教派情況,不能再等下去了,現在就查。”
說話間姬清珞倍感頭疼。
自己確實是個很不稱職的皇帝。
如今陳懷信的作為都到了收效時刻。
之前對于她將道教立為國教的事有所懷疑,畢竟這不是小事,但沒想到如今被打臉的正是自己。
“王相,我承國的教派散亂,可否派人加以管理?說不定日后也能如此。”
“陛下想法確實有遠見,只可惜……”
王千禾訕笑著看向了姬清珞,這點事可不是他們能夠做主的了。
眼下的承國就是一個爛攤子。
要是這個時候再去收拾,只怕成本會更大。
還不如把整個國家推翻然后重新再來一遍。
就像陳懷信那樣,從砍頭開始立威,到懷柔政策治國。
王千禾再清楚不過,承國弊病如此之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整改過來的,所需要耗費的力氣還不如砍掉重來。
也許變革還沒結束,承國的歷史就到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