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老臣愚鈍,陛下這是何意?”】
【“自然是為了富國強兵,天下寧定。”】
【陳懷信認真的回答。】
【孫堯汝更不理解了。】
【富國強兵只需要建設軍隊即可,天下安定更是要鎖定人心,這新開的課程總覺得像是在教老百姓怎么造反一樣。】
【“不需擔心。”】
【陳懷信示意對方坐下。】
【“而今形勢緊張,內憂外患,還有諸多官場爭斗,這都是對國防力量的消耗,同時也是我煜國潛在的麻煩。”】
【“所以朕需要一批文武全才的天子門生。”】
【“把基本的考核項設置為期中和期末兩場考試,把平時的軍事內容也做出規范,如果有必要朕會要求那些兵部官員前去任教。”】
【孫堯汝感到有些眩暈。】
【這哪里是改革?】
【這根本就是胡作非為。】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天下之人隨時都可以造反,任何一個人都有了能夠顛覆政權的資本,還怎么用所謂的詩書禮儀教化百姓?】
【“陛下……”】
【“朕知道你要說什么。”】
【陳懷信直接將他的話打斷了。】
【“古往今來起義成功者有幾人是專程學過兵法和軍事理論的?”】
【“呃……”】
【“那些真正起義去顛覆政權者何來的擁護者?不止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因為當局的混亂和天下的不寧。”】
【“呃……”】
【孫堯汝一時有些語塞,他好像說不明白了。】
【“朕傳授給他們的是往后為國效力的基礎。”】
【“既然科舉考試和學府測驗是為了篩選今后做官的好料子,能文能武有何不可?”】
【“只要求個吏治安穩,求個國本穩固,何來的民變和造反?”】
【孫堯汝傻眼了。】
【自己擔當國子監祭酒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清新脫俗的理論。】
【不過在陳懷信的統治下,一切皆有可能。】
【“就依陛下的意思。”】
【“還有!加強學子的愛國意識,教育經費缺失就從金部司和度支司去說,戶部那邊的批文很快就會到,告知所有先生,將這一理念落實。”】
【陳懷信交代完一切后才緩緩離去。】
【確實需要人才和做官的專業人員,但若是煜國新生血脈無視國本,只為自己,那么世家的陰影就會一直存在。】
【這些自己主動賦予權力的天子門生自然就另當別論了。】
【這也是整頓吏治很重要的一步。】
……
大殿之上,郭寶義愣住了。
劉允堂愣住了。
王千禾他們都愣住了。
這是何等大膽的創新?難不成都已經到了如此時候陳懷信還想著平均民權?這太瘋狂了。
倘若百姓都具有了對于戰爭的意識形態和作戰的基礎認知,這無疑是巨大的隱患。
然而接下來姬清珞開口卻震驚了所有人。
“如此想法倒是不錯,但還缺少實際的操作,至少我們承國沒法完全做到。”
“但那陳懷信的煜國怕是有些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