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十六年,六月。】
【天氣炎熱。】
【這已經是關于教育改革的第二年了。】
【陳懷信專程來到太學檢驗學習成果,國子監孫堯汝和其他的兵部官員們都趕了過來,這其中就連那些跟隨陳懷信造反的將軍也一并到此。】
【畢竟他們也算是第一批的師資團體了。】
【“諸位!”】
【“敢于為國爭先者才配在軍政當中嶄露頭角,朕給你們這個機會也只是為了開發你們當中的可造之材。”】
【“如果說感興趣的可以繼續深造。”】
【“另有想法的就要去學習其他的領域。”】
【“但有一點!”】
【“你們只要在此學習和研究者,終極目標只有一個,為國而求存,為天下開太平。”】
【此話一出,瞬間點燃了諸多學子的激情。】
【他們本來就對于這一場改革十分感興趣。】
【再這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當中有人已經準備投身軍伍,或是日后進行軍事考試,更進一步進入朝堂當中去貢獻自己實現價值。】
【如今陳懷信這番話無疑是讓他們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聽到人們的高喊,陳懷信十分滿意。】
【不過他當即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朕已經做好了安排,若是你們以后有軍事學成者在此畢業,可以直接升入兵部。”】
【“有武舉考試成績加持者,可以在兵部直接參政領兵。”】
【“至于你們第一批畢業的人就是往后煜國軍政專業一期畢業生。”】
【“朕作為你們的領路人。”】
【“無需叫我陛下。”】
【“叫我校長!”】
【一時間群情激憤,全員沸騰,場面燃爆。】
……
天幕之下的人們都被感染了。
在如今政權的統治下,普通百姓哪敢想什么參政入軍之事!
就算是他們有能力將孩子送去讀書,最終也只不過是得個功名,老老實實的做官罷了。
其他的研究途徑根本不能想!
然而陳懷信的研究所和兵部居然直接放低門檻,這樣的晉升機會又怎能讓人不眼饞?
但是當下的百姓們還是選擇安分守己,不予議論……
畢竟如今還是承國的天下。
另一邊的王千禾他們則是苦笑連連。
關于軍校的思維概念在上一次的推演當中陳懷信就已經付諸于實踐了,而且收效不錯。
每次只用了十六年的功夫就完成了過去二十多年的基礎準備。
看來接下來那些外域外的敵國可就要遭殃了。
因為軍政的基礎早已被陳懷信打好了。
不管是軍事后援力量還是現有的特種部隊,這些都是必要的前提。
只要武器配置一到位,那么西歐直接的麻煩就要來了。
上一次推演的仗打了很久……
這一次的陳懷信比起之前更加雷厲風行。
所以羅馬和帕提亞他們的威脅已經在醞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