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么做只怕會引起那些敵國的針對啊。”
王千禾忽然開口了。
先前陳懷信一直主張的請君入甕,不予張揚。
雖然建立軍隊,但也是秘密進行。
就算是開發武器,也把這些具有殺傷力的高精尖裝備當做是不對外公開的國策。
但現在若是要往邊軍處運送武器和糧草,開始做囤兵的準備,那就無疑是在做對外開戰和抵御軍事行動的準備。
這樣一來,難免會驚動哪些延邊的小國。
到時候消息跟著商隊傳回去,羅馬和帕提亞必定會有所提防。
甚至他們還可能會把軍事合作計劃提前。
這難道不是和最開始國策背道而馳了嗎?
“不,王相多慮了。”
“這才是真正的先發制人。”
“所謂幫優不幫劣,揚長而避短,這就是當下煜國所展示出來的基本態勢。”
劉允堂開口了。
作為兵部尚書,在過去也曾經代替姬清珞對外掃平一些流寇叛亂。
雖然朝中還有其他大將,但在關鍵時刻能點兵到位,并且有籌大戰場作戰的只有自己了。
這也是為何這幾年來自己這個位置最為牢靠的原因。
“王相應該能看得明白。”
“這其中大有文章!”
“先前羅馬和帕提亞已經勾結一起做局,發動了貿易戰,倘若他們有朝一日準備出兵,那么煜國可能就被動了。”
“依照陳懷信的性格,怎會容忍此事發生?”
事實確實如此。
王千禾等其他朝臣紛紛點頭。
先前黃巾起義造反亂天下的時候陳懷信就是未雨綢繆的高手,提前做準備,發糧給百姓,以至于后來攻城掠地無往不利。
而今坐了江山,奪了天下,思之敏捷不減當年啊。
“所以他這么做也是應該給那些帝國看的。”
“若是他們信了,提前開戰,倉促之下必然是難以成功。”
“倘若他們不信,繼續等待,那才是真正的坐以待斃,等到煜國內部的軍事配置達到可以完全與天下為敵之事,他們一旦開戰那就是自取滅亡。”
眾人聽聞無不佩服。
劉允堂雖然對當下的承國軍政了解不深刻,但在軍士分析上還是獨具慧眼的。
……
【煜國邊境。】
【“所有人,陛下密令,開始全線準備作戰,開辟新的邊防要塞。”】
【隨著鎮邊將軍一聲令下,全軍開始躁動起來。】
【他們并不是渴望打仗,而是等到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之前他們通過報紙以及對外傳來的各種信件,知曉了長安城中所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對外貿易戰和間諜互派的國政斗爭。】
【所以一些老兵已經料到戰爭可能不遠了。】
【這一次他們的新式裝備和糧草一起到了。】
【按照軍需官和押運糧草的人計算,這其中的配置足夠應對至少未來一年的突發狀況。】
【眾人一時氣血翻涌,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