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懷信的表現讓他這位帶著功勛的國公都倍感汗顏。
目光之短淺,確實配不上這一身官衣和爵袍。
……
【在陳懷信安排好一切之后,很快百姓們就接納了那些外族之人。】
【因為有朝廷的妥善安排,草原災民和蠻族的族裔都感恩戴德。】
【實在沒想到他們有這樣的好運。】
【先是被自己的君王拋棄,】
【如今又得到了這煜國的善待,而且還是如此優渥的生活條件,比起他們在塞外漠北的苦寒之地所遭遇的劫難,完全是天壤之別。】
【果不其然,有些人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先前咱們的王總是說煜國才是一群野蠻人,并且不講禮數,總是對外征戰。”】
【“現在看來……是咱們錯了。”】
【“他們不僅從國庫當中出資,讓我們吃飽穿暖并且安定下來,還不讓長安中的百姓為難我們,這樣的君王又怎能不是賢明之君?”】
【“唉,若是我們也是大煜子民……”】
【“不可妄言,我們只是來避難的。”】
【“明年還是要回去的。”】
【“回去?你真的想回去嗎?”】
【“之后繼續在苦寒之地放馬牧牛,等到天災降臨的時候繼續被我們的部落所拋棄么?”】
【“唉……世事難料啊。”】
【這些的話語自然傳到了陳懷信那里,因為在眾多難民當中都有國安司的人暗中保護,同時避免意外的發生。】
【“很好。”】
【“吩咐下去,這一年的時間可以讓這些外來的災民自由發展,除了做好本職的事情外,可以在長安自由行走……”】
【指揮使領命離去。】
【陳懷信淡然一笑。】
【這里面同樣有自己的安排。】
【這些外來之人的心思自然不可估量,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他們想要安定下來。】
【安定下來只有兩個途徑。】
【在朝為官,立地為民,這是第一條路。】
【很明顯有些困難。】
【這些災民只是暫時被他安置在這里,到了明年約定之時自然是要歸還的,否則便會被人以此做文章討說法,所以想長久居留是不太可能。】
【也是不太現實的!】
【他們如果都留下來,自己的計劃怎么辦?】
【如今的煜國并不需要勤勤懇懇的農民,也不需要這些外來增補的勞動力,需要的是能夠攜帶煜國文明和自己意志重回延邊部族的百姓!】
【所以就只剩下第二條路了。】
【“通婚!”】
【“至于能爭取到何種程度,就看你們了。”】
【陳懷信自言自語,眼中多了幾分笑意。】
【為了煜國的千秋大計。】
【為了往后的國運和萬民安寧,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不是犧牲,而是一種另外的選擇。】
【真要是能夠通婚成功,之后就算這些人遣返也依舊會拖家帶口。】
【到時候更有利于煜國的力量深入其中。】
【通婚……有何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