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之拍手叫好。
且還在暗中觀察著的外國商客看到這一幕都不由得膽戰心驚。
如果真的把日后的中原交給遇過這樣的怪物,那么他們的國家肯定是要遭難的。
最重要的是這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為此重蹈覆轍。
畢竟帝國的傲慢是難以形容的。
而煜國的強大又是板上釘釘。
這些他們見到了卻不代表他們帝國的國王也會見到,若是真的任由于國這樣發展下去,也許未來滅亡的并不只有承國這一個國家,他們自己的國邦也將國運到頭。
“馬上回去稟報,快速撤離。”
“承國已經不是久居之所了,他們中原有句話,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就是征兆。”
“一定要早作準備。”
眾人心知肚明。
若是繼續在這里看下去,接下來承國這邊一旦發生動亂,他們就徹底走不了的。
等到日后消息傳回到國內的時候,只怕新生的煜國已經帶兵打過去了。
這樣的結局任誰都無法接受。
所以必須要早做準備!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長安城已經開始戒嚴了。
此時,他們想要離開是萬萬不可能的。
這一切早在不久之前姬清珞就已經安排兵部之人去籌辦。
尤其是在目睹了陳懷信對外經營的防御措施之后,劉允堂更是親自督辦此事,這些外邦之人善于用諜戰并且滲透之法,不得不防。
……
【“航海艦隊,班師回朝獻捷!”】
【隨著太監在外面高聲呼喊,眾人齊齊將目光投向了碼頭,陳懷信則是率領著自己本部的人馬,第一時間趕了過去。】
【三年之約已到。】
【當初離開的時候,滿載希望,這三年之后歸來,勢必另有新的變化。】
【靖平二十一年,三月。】
【歸船靠岸。】
【這一次不再像先前那樣狼狽,浩浩蕩蕩的軍隊護士在兩旁,巨輪平穩的駛入船塢邊上,其他的護持軍艦則是安穩的列隊在旁,領航船更是率先停在了文武百官面前。】
【“陛下!”】
【隨著一聲高喊,使臣快步趕來,站到了陳懷信面前,雙膝著地,鄭重的三跪九叩。】
【“臣不辱使命。”】
【“回朝獻捷。”】
【“好啊,好啊。”】
【陳懷信也很激動。】
【出走三年,雖然歸來的時候有些延期,但看到他們這般安穩的模樣,便知道這一趟遠洋航行勢必是功成了。】
【“陛下!”】
【“參見陛下。”】
【這邊趕來的人們都逐一上前行禮。】
【先前安排的三大將,還有那些隨行的航海士以及特別配置的工部官員全部到齊。】
【“陛下,出行時全船隊一共二百九十五人,連同商人和特使在內全部到齊,前來復命。”】
【陳懷信臉上完全浮現起笑意。】
【一旁的姬長兮他們同樣激動不已。】
【全員歸來,而且滿載而歸,這一趟遠洋看來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揚了國威,而且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接下來就是清點戰利品的時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