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一旁的平盧節度使呢喃自語。】
【作為最早投降并跟隨于陳懷信的官員,他這些年幫著辦了不少的事,現在想來最近十年的改革確實大刀闊斧,而且許多計劃都有些不明所以,但如果將之全部串聯起來……】
【原來如此!】
【此刻明悟的平盧節度使滿臉震驚。】
【其他的官員,包括向來參與決策的劉部尚書此事同樣也都后知后覺。】
【從蒸汽機改良之后馬不停蹄的南北互通,東西往來,這就已經在動員物資的運輸了。】
【緊接著就是后面的邊境布防,武器丹藥運輸過去,未雨綢繆。】
【海防計劃的開展,遠洋航船先是從水路上取得成功,這樣后來不管事態如何發展,他們都有著一勝之機。】
【就算走水路也能遠程打擊,這就是保險!】
【還有國安司的建立,廉政公臺的運作。】
【這些明面上是對內改革,實則是為了防患于未然,若是世家官員和那些貪腐的內奸作亂,最終使得功虧一簣,這才是真的虧大了。】
【還有掀動全國之力的大練兵。】
【篩選有用之人進行特種部隊的組建。】
【醫療改革,諸多藥物和實踐和發明,甚至就連戰場的后勤供給也都提上了日程。】
【長公主南下種地,開發新的糧食生產鏈,這些可都是不容忽視的安排。】
【此刻眾人都信服了。】
【雖然湖心亭外飄雪,但圍在爐前,眾人心中一團火日,激燃于胸。】
【“還請陛下安排,我等定當不負!”】
【陳懷信點點頭,看著表明心思的眾人微微一笑。】
【“不急。”】
【“要想對付這兩個國家,自然要有所準備。”】
【“之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但是不代表我們沒有后續手段了,朕剛剛就說了,這次不止是簡單的攻城掠地,更是要花時間徹底讓我大煜之勢覆蓋天下,求一個人間無敵。”】
【“所以兵戈未到時候,先起輿論和他們的信仰風波,讓他們也不太平。”】
【眾人聞言還是有些不理解。】
【當下道教雖然為國教,但是領頭人已經不在了,陳懷信又把道教的管轄權完全收歸國有,這樣一來信仰從何而來!】
【而且所謂的輿論更離譜了,他們總不能派兵過去游說,到時候就算是真的奏效了,也會熱鬧那些羅馬的貴族。】
【矛盾激化之下可能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眼見眾人這般疑惑,陳懷信笑了起來。】
【他沒有用眼前的茶壺倒茶,而是從旁邊又拎起一壺新茶。】
【“何必要舍近求遠呢?”】
【“這世上信仰自然不止一種,手段亦是如此啊,諸位。”】
【此刻大家才恍然大悟,他們從另一壺茶的舉動當中就明白了陳懷信的用意。】
【“陛下,您是說……印度的佛教?”】
【戶部尚書率先開口。】
【陳懷信笑而不語,淺淺抿了一口茶后才看向了對方。】
【“怎樣?心空大師可還安好?”】
【一旁的官員趕緊開口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