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上殿!”】
【隨著太監的一聲喧呼,站在外面早已等候多時的官員們全部進入,最后就是文武點卯,一直到陳懷信正式踏入大殿之中,朝會才算是開始。】
【“諸位。”】
【“如今外敵即將來犯,諸位可有高見!”】
【在場的官員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知曉陳懷信對此已經有了準備,之所以這么問,就是為了試探一下是否有愣種會站出來作死。】
【果不其然,那些世家官員的狗腿子開始站出來表忠心了。】
【他們當然是不戰黨。】
【因為先前世家就想要和那些域外帝國交好,只可惜被陳懷信攪了局。】
【現在雙方之間都是相互猜忌的局面。】
【之前的合作拉攏,勾結相交都成了笑話。】
【所以這些一直效忠于世家的小官準備站出來表現一下,只要能發言,就算有功。】
【“陛下,以臣所見,我等還是先派遣特使前去與之議和,不戰才是真無敵,能友好協商之事我等妄動干戈實在不妥。”】
【“陛下,臣附議。”】
【“我煜國兵強馬壯,既然如此,何須與他們一般見識,不如讓他們一步,也好展現我大國氣量。”】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還有一言……”】
【其他的六部高官以及那些個早已看透一切的權臣,都在此刻無奈的搖了搖頭,什么勸諫之言?全是遺言。】
【陳懷信就這么聽著他們在下面一個接一個的說著,眼神古井無波。】
【不多時,聲音沒有了。】
【這時陳懷信才一臉嚴肅的看向了面前的眾人。】
【“諸位,都說完了嗎?”】
【眼見鴉雀無聲,他微微一笑。】
【“剛剛勸諫的幾位大人是想要讓朕提出和這兩大帝國友好往來,是也不是?”】
【“是。”】
【此刻那些個剛剛講話的狗腿子官員都開始紛紛應和起來,他們以為陳懷信準備要接納這一提議,于是都顯得有些激動。】
【要是真這么做了。】
【那他們算是徹底起飛了。】
【之后不僅明面上會成為有言直諫的正臣,還會在那些世家大佬眼里留下好印象。】
【而陳懷信看向他們這些人只是平靜的點點頭,隨后開始正式發言。】
【“一共十四名官員。”】
【“在我朝面臨巨大危險的時候站出來提出議和,并且表現庸弱無能,想要和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敵討個和平,這種與虎謀皮的想法當得起朕的屠刀,把他們拉出去砍了。”】
【“人頭游街,軍前祭旗!”】
【“膽敢為之求情者,一概格殺!”】
【這一刻,那些剛剛講話的官員就好像看見了閻王一樣,嘴一張就是死期降臨。】
【“陛下,陛下,臣等直言啊。”】
【“陛下饒命啊,臣等自然是為了煜國而著想,罪不至死啊?還請陛下明鑒!”】
【聽到他們這么說,陳懷信微微一笑。】
【好個為煜國著想。】
【要對那些世家官員示好,就要做出死的覺悟,當炮灰和當狗腿子都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主動站出來伸頭讓自己殺就是在作死。】
【既然他們不知道干了一件多么不可饒恕的事情,那就讓他們死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