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方也可以趁機埋伏,干掉外來者。】
【所以這是一場雙方之間的博弈。】
【走到這一步,誰也不能保證是最后的受益方,所以一般情況下國家之間不會如此。】
【但現在也是情況緊急了……】
【眼見帕提亞使者有些猶豫,羅馬將軍也是無奈的拿出了教皇特寫的手書。】
【上面的內容十分明白。】
【因為煜國的人從中作梗,所以才導致了如今的羅馬內部思想凌亂,百家爭鳴,各地百姓都有了造亂的趨勢和欲望。】
【所以為了徹底斷絕他們未來的風險,煜國是當下最大的敵人。】
【帕提亞的使者聽聞陷入沉思。】
【他們國家當中也有很多天主教徒,這事情確實不小。】
【尤其是教皇掌握著一個國家的最高權益。】
【看到這封手書就證明羅馬方面已經舉國一心要討伐煜國了。】
【“好,我答應你們。”】
【“我們國王已經交出了最高的軍事指揮權。”】
【“到時候帕提亞最大的三個作戰兵團會和你們在沿線合兵一處,一同出擊。”】
【帕提亞使者也在此刻表示同意。】
【“好,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安頓好一切之后,雙方使者就各自回去籌備一切了。】
【一個月后,雙方軍隊已經都開赴前線了。】
【這一次羅馬方面的作戰部隊是主力軍,整整出動了十萬人。】
【正如之前約定好的。】
【領頭的兩位貴族王爵,還有一位最高指揮官坐鎮,他們都是過去身經百戰的將軍。】
【帕提亞這邊則是三支兵團的將軍。】
【平均一支兵團都有兩萬人。】
【整整六萬人的部隊在草原之外的地帶一字排開,等到了羅馬這邊的部隊。】
【十六萬人的陣勢當真不小。】
【已經超過了上次草原內亂的軍事總和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外來的軍事作戰任務乃是滅國之戰,所以出動的都是精兵悍將。】
【高頭大馬,騎兵方陣。】
【長槍短刀,全副武裝的銅制鎧甲。】
【攻城弩車,投石車和攻城錘也都有準備就位了,如果不是目標最終是長安城,此刻就能從草原一路碾過去。】
【此刻這十幾萬雄兵已經蓄勢待發了。】
……
“真的要開戰了啊。”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都開始慌亂了起來。
他們不知道在第一次推演的時候,這些情況都已經被消滅在了萌芽狀態,就算是陳懷信也沒有主動接觸到戰場的形勢。
所以這還是第一次軍隊主動打到這里來。
百姓們雖然對煜國還是有好感的,但這種時候難免會擔心起來。
畢竟煜國的軍隊還是比較分散。
先前陳懷信已然將各地的軍事進行了整頓。
現在拱衛長安的禁軍沒有多少,就算是將特種部隊也一并用上,也未必能夠和這十六萬軍士相提并論。
危急猶如一股洪流,隨時都要吞沒中原的江山社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