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你對此事怎么看?”
姬清珞發問,站在下面的王千禾卻沒有急于回答,而是和一旁的郭寶義交換了一下眼神。
“陛下,依臣之見,不管最終這件事情如何處置,只要還有一人回到羅馬,那就算完成了陳懷信這么多年來的布局和安排。”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都感到有些震驚。
一些個官員甚至私下議論起來,這樣做未免有些太過于小題大做了。
留一個活口回去,難道留著對方去幫助煜國做宣傳嗎?還是說會給予整個煜國高度的評價?這說到底都有些難以理解……
甚至可以說根本說不通。
要么趕盡殺絕,要么放虎歸山。
以如今煜國的軍事實力,太子帶隊親自前往,注定只有一個結局!
如果真的將人放走,可就鬧出笑話了。
“說的在理,就看陳懷信這兒子是否是真正能執掌乾坤的一代君王了。”
……
【“太子回朝!”】
【隨著太監的一聲吆喝,太子一路趕去了寢宮,今日正是早上卯時。】
【這是陳懷信先前交代給他的事情。】
【不管什么時候回來都要第一時間前來報到,所以太子十分著急。】
【不過陳懷信依舊等候多時了。】
【“算算時間,你應該回來了,朕一直在等你。”】
【看著自己父親似乎是一宿沒睡,太子眼神之中滿是震驚,同時還有幾分歉意。】
【“讓父皇操心了。”】
【“無妨,說說你是如何處置最后圍堵的!”】
【“兒臣放了人回去。”】
【“多少人?”】
【“一個。”】
【“是他們的最高指揮官么?”】
【“是的。”】
【太子擔心自己回答的不是很全面,于是繼續補充起來。】
【“其他人在混戰當中盡數都被誅殺,而那護衛最高指揮官的騎兵也都被全部斬首,只留下他一個人,兒臣擔心他回不去,還為他準備了快馬和充足的糧食。”】
【“很好。”】
【一直有些緊張的陳懷信臉上突然間流露出了笑容,他就需要這樣一個回答。】
【“做的不錯。”】
【“你可知為父為何希望你這么做么?”】
【“起初不明白,但是看到那指揮官寧死不屈的堅決神色之后,兒臣明白了。”】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指揮官應該代表了他們帝國當中的好戰分子,以及教廷所秉持的作戰意志,所以將他放回去才是最好的證明。】
【同樣可以起到震懾帝國的作用,而且還讓他們的軍隊徹底蒙上陰影。”】
【“說的不錯。”】
【陳懷信點點頭。】
【這就是自己所希望的。】
【戰況如此慘烈的戰局之中,十幾萬人全軍覆沒,只活下一個人,對于羅馬帝國而言,是莫大的侮辱。】
【因為這一個人生殺與否,全部都在煜國的一念之間。】
【殺了也正常,不過是他們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