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大軍傾巢而出的那一日,讓他們先行一步,斬首行動一直都在!不過這一次的目標是羅馬教皇。”】
【聽到陳懷信這么說,就連指揮使也到吸一口涼氣。】
【不愧是大煜皇帝。】
【事到如今還能如此冷靜。】
【另一邊,羅馬。】
【“什么?派了那么多人去,竟然連皇宮都沒有進入就被抓起來了,還有一些到現在還沒露面,他們都是干什么吃的?那陳懷信難道真的是神仙不成?”】
【教皇勃然大怒。】
【此刻國王也在旁邊坐著,只是始終一言不發,看上去十分冷靜,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因為這里唯一的話事人還是教皇。】
【“國王陛下,你該說句話了。”】
【教皇看向對方。】
【自己不是不想放權,而是不能一味獨霸所有權力,尤其最近一段時間正是風口浪尖。】
【因為自己的決策性失誤,導致羅馬帝國內部反對教廷的聲音開始四起,而且那些個新興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激勵著普通平民追求自由。】
【不止是平民要求自由。】
【就連那些奴隸也開始在暗中說什么天賦人權的話,似乎是受到了感染。】
【多少年了……】
【他們一直穩固的制度居然被一個來自東方的強國近乎于瓦解了。】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我提議,把人們都撤回來吧。”】
【“我們敗了。”】
【“按照他們東方的一句話來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現在收手,以后還能有機會再扳回一城,若是徹底將本來就不敵的對手惹惱,只怕后來要覆滅的是我們的國家。”】
【“什么?”】
【教皇十分失望的看向了一旁的國王。】
【自己找他過來是穩定軍心的。】
【作為整個羅馬最高的行政長官,這種時候就不該說如此喪氣話。】
【“教皇冕下,我說的很清楚了。”】
【國王輕嘆一聲,自己子嗣已經死傷慘重了,那些東方的特種部隊就像暗夜中的獵手,殺人于無形,這還只是一部分實力。】
【煜國本身沒有動武的意愿,是羅馬一直在行不義之舉。】
【過去的不義之舉都贏了。】
【所以不會有人說什么閑話。】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他們的不義之舉輸了,再一意孤行下去就會引發眾怒,到時候羅馬本國的人民也要背棄他們。】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就算煜國將整個羅馬付之一炬,焚為焦土,他們也無話可說。】
【“我不管!”】
【“陳懷信必須要死,他褻瀆了我們主神的權威,至高無上的神不會允許他活著的。”】
【教皇已經紅了眼。】
【自己已經被逼入絕境了。】
【“告訴帕提亞的使者,讓他們出兵擾亂煜國的草原自治區,他們若是不做,那就是我們羅馬的敵人。”】
【“等到煜國注意力轉移,將所有力量出動,我要陳懷信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