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用什么方法都不能知曉對方究竟是死是活。
“看來情況有變啊。”
“如果他真的占據了天地間公認的人皇氣運,只怕到時候老天都會幫他們,逆天而行反倒是不妥了。”
姬清珞深思熟慮一番之后,下定了決心。
本來她還留有一定的想法,要將陳懷信囚禁在府上,或者一直不讓其出面。
畢竟這樣一個人物太過于危險了。
但現在看來,堵不如疏,要是一意孤行,自己可能就會鑄成大錯。
就像推演當中的羅馬一樣。
和陳懷信作對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因為對方身上有氣運庇護,不管是在現實當中,還是在為了推演之下,所以盡全力拉攏才是關鍵。
想到這姬清珞開始執筆給姬長兮回信。
內容也十分簡單。
若是有朝一日,對方醒了過來,那無論如何也然后將其留住。
這個任務就交給姬長兮姐妹二人了。
……
【“陛下,羅馬的殺手們開始潛入進來了。”】
【“數量很多,邊關攔不住,他們不是正規軍,所以可以借助各種各樣的方法搞鬼。”】
【“實在不行我們把榷場關閉吧,也可以減少一些風險。”】
【聽著官員們的建議,陳懷信淡然一笑。】
【這正是自己要的效果。】
【他知道羅馬的教皇沉不住氣。】
【所以一定要通過殺死自己來雪恥。】
【不過這樣反倒正中自己的下懷。】
【“諸位稍安勿躁。”】
【“朕已有解決之法。”】
【“榷場和商路不能斷,貿易往來是百姓之間的民生渠道,之前大戰的時候我們沒有關閉,如今更不能這么做。”】
【聽聞陳懷信所說,一旁官員們心急如焚。】
【此一時彼一時啊!】
【此刻的他們都很焦急。】
【因為那些前來暗殺的人防不勝防。】
【那些人都受到了羅馬教廷的洗腦,被教皇的意志所貫穿一生,所以他們的使命就相當于是敢死隊一樣,有視死如歸的覺悟,自然就不會畏懼任何代價。】
【不講規矩,不講道理是常有的事。】
【刺殺之法也是數不勝數,投毒,潛入,偽裝,偷襲,勾結世家官員,策反不臣之人。】
【所以他們看來,陳懷信有些盲目樂觀了。】
【“首先,陳兵邊境,等待草原的消息,他們一定想要聲東擊西然后渾水摸魚,帕提亞就是他們拋出來的倒勾,只要我們上鉤,長安就會成為禍亂之地。”】
【“自治區的事他們自己可以管,但是軍事行動聽我們的!”】
【下面的官員們被陳懷信這突然間的氣勢驚到了。】
【“朕說過,還會有后手,該是反擊的時候了。”】
【“所有暗殺之人,無論是何身份,只要坐實罪名都要抓起來,但是不能殺!”】
【“通知京兆府,不可酷刑審問,關于這件事大理寺和刑部保持正常節奏即可,不管數量多少都先囚禁起來,日后必有大用。”】
【“其他部隊按兵不動,等待消息。”】
【“至于帕提亞方面,待到他們奔赴草原的時候只管出手鎮壓就是。”】
【“被人當槍使也是要付出代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