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明白。”】
【太子退去之后,陳懷信一個人獨坐桌前,合上了手中的奏折,自己上了年歲,已然能感到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該最后搏這一把了。”】
【回望自己這一生,寫滿了功績,殺了不少人,也同樣救了不少命。】
【到了如今這個年紀,就只剩最后執念了。】
【然后他還想要著書以告慰后人,但是現在很明顯,還不是時候,雖然上了年紀,但最后的力量還是有的。】
【往后幾年自己還有要做的事。】
【同樣還有要主持的大局。】
【東西融合很困難。】
【西方世界在自己的記憶當中確實不好征服,所以必須要親自坐鎮才行。】
【域外之地是目前整個世界的另外半部分。】
【世界一體化,那才是真正的大一統。】
【只守中原才是偏居一隅。】
【另一邊,第二份國書已經到了帕提亞。】
【同時降臨的還有各種流言。】
【是關于戰場的。】
【百姓們對此已經有了猜測,只是如今事實已經擺在面前,由不得王室繼續扯謊了。】
【“咱們的軍隊大敗了。”】
【“他們都回不來了。”】
【“嗚嗚嗚……”】
【一時間眾人都哭成一片,他們難掩心中的悲傷,因為這其中有很多的軍士是他們的家人,等于是自家親人客死他鄉,戰死沙場。】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為什么會敗!帝國的軍隊為什么會失敗。”】
【眾人的憤怒開始變得難以控制起來。】
【不止是下層的百姓,一些個貴族也憤怒起來,他們都是唯利是圖之人。】
【如果國王沒作為,那他們就換人。】
【此刻的他們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
【再這樣下去,可能就要引起政變了。】
【國王和王室當中的高官也意識到這一情況,當即亂了起來,不過第二份國書給了他們新的選擇。】
【中立不行,偏向羅馬也很危險。】
【那繼續站在羅馬那邊,到時候煜國的軍隊打來,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至于羅馬能活多久,他們不知道,帕提亞帝國的滅亡之日,恐怕就近在眼前。】
【當下的情況十分可笑。】
【內憂外患俱在。】
【這么看來,幾經權衡之后,最好的辦法還是選擇向煜國低頭,雖然這樣會損失很多,但是高層的榮華富貴和安然享樂不會結束。】
【“寫信,馬上寫信。”】
【“就說我們……愿意。”】
【“但我們有條件。”】
【此刻的國王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一個十分完善的計劃出現在了他的心中。】
【已經無力再戰了,繼續打下去,只有一敗。】
【雖然不愿意承認,但是作為一個帝國,走到這一步確實已經到了日暮西山的程度。】
【而今羅馬是指不上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
【那就依靠煜國來維穩。】
【國家的權力他們不是不能交出去,但也不能白白交出去,所以必然是要做點手腳。】
【沒過多久,另一份國書被送了回去。】
【陳懷信收到之后第一時間研究起來。】
【同時找來了姬清珞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