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讀者”卻列舉了6本正規出版的中、小學生作文書,每本都找出了至少100處的錯字、語病或與前面連續重復200字以上的湊字數內容
這是何等令人震驚的數據
通常來說,一本作文書最多不超過30萬字,也就是說這些書每一萬字就有至少4處的內容即使是容錯率很高的網文作者,都很少會達到這么高的一個錯誤率,讓人不可思議這真的是經過整理和校閱的出版書,而非“盜版”。
無論是期待“職業讀者”爆料新瓜或推薦新的寶藏文網友,還是真的路人,全都愣了。
而且,能光明正大有手機隨時沖浪和看的網友,大多是大學或社畜,年紀擺在那兒,中考都有種“好多年前”的童年感了,何況小學,多少都會有點“過來人”的憐愛心態,其中以成年人,特別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父母尤甚。
家長們只希望把一切好東西都留給自己的孩子,能為孩子命都不要,一旦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為了不讓孩子學習資源不足,輸在起跑線上,但凡關注點孩子都會買過至少一本作文書回家。
他們以為自己買了作文書是對孩子好,哪成想居然還會看到這樣赤裸裸的錯誤數據
我聽說出版書都要經過至少兩次校閱啊這個錯誤率
不是開玩笑這還是給中小學生看的作文書真不是誤人子弟
點進來前還以為是要說程云珂之前參加超級大腦的現場捉蟲那事,點進來后直接懵逼。這他媽我妹妹經常成語錯字得稀奇古怪,還和我說自己看到過別人這么寫,我以為是看的同學,不會是看的這種垃圾作文書吧
艸其中兩本我都給女兒買過這他媽是出版書應該有的質量校閱s了嗎沒有眼睛能不能去醫院治治
整個社會的共同點,大概就是對孩子的愛護。
特別是其中很多書差評雖多,但都是后期上去的,銷量非常高,受害家長極多且遍布全國各地,很快就把這事鬧上了熱搜。
晚上20點,點星繁墜,沉沉夜幕被城市絢爛燈光渲亮。
“哈”
長長打了個哈欠,竇客鵬整個人往后一靠,轉頭,看著窗外閃爍的霓虹燈光,嘴里叼著根煙,吞云吐霧。
這是他做編輯的第五年了。
也是他放棄自己編輯夢想的第二年。
說起加班,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程序員”,覺得“編輯”這種工作是特別佛系和養老,朝九晚五還雙休,但事實上“編輯”是個很苦的工作。
每個編輯都有自己的郵箱,里面會有來自全國各地想要出版圖書的作者投稿,光靠上班那點時間是很難看完的,何況還要應付時不時的開會和總結,所幸做這行的大多都是出于自己的個人興趣,再加上如果出的書銷量不錯,責編也能拿到一定的提成,倒也不介意下班后默默加班,就當看了。
雖然不是每一本都好看,甚至大部分都不怎么好看。
偶爾發現一本覺得行文節奏和故事設定不錯的文,是能讓編輯激動到尖叫著從椅子上跳起的程度。
但就好像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那本書中說的,電報的發明改變了人們過去“信息行動比”,讓更多無關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生活里,使人們進入娛樂時代,電子的發明也使紙媒逐漸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