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綠瓦上,巍峨的大清門緩緩打開,宮道遠遠地延伸出去。
幾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駛入,端淑長公主端坐在里面,神色平靜,儀態端莊,眼中卻難掩激動。
二十多年了,她終于回到了出生的地方。
慈寧宮里,太后焦躁不安地在殿內來回踱步,一遍又一遍地確認著小廚房里熬煮的湯羹和菜肴。
這些都是恒娖小時候最愛的,她要讓女兒第一頓飯就嘗到熟悉的味道,還有自己親手腌制的風腌小菜。
一名太監快速跑進殿門外,稟報道:“太后,長公主的儀仗已經往這邊來了。”
“好,好!再去看看她到哪里了!”太后激動得指尖都在顫抖,恨不得立刻飛奔出宮,將闊別二十年的女兒擁入懷中。
但恒娖來信時說了,皇額娘身為太后必須維持皇家的體面,她不想自己和額娘在眾目睽睽之下痛哭流涕,被宮人報告給皇兄。
端淑長公主的儀仗走得很快,快到那名太監跟恒娖同時回到了慈寧宮。
“皇額娘!”
殿門打開后,陽光傾瀉而入,勾勒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出嫁時眼角眉梢仍帶著一絲稚氣的小女孩,如今已是一位端莊的貴婦。
恒娖穿著準葛爾部的傳統服飾,巨大的發髻與大清完全不同,衣飾充滿異族風貌。歲月在恒娖臉上留下了痕跡,但那雙眼睛與記憶中一模一樣,明亮清澈。
太后快步走到女兒身邊,手中的佛珠滑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響。
她用盡全力抱住女兒,眼淚簌簌而落:“恒娖……我苦命的孩兒……額娘好想你。”
母女二人緊緊相擁,恒娖哽咽著說道:“皇額娘,女兒不孝,讓您擔心了。”
太后輕輕撫摸著恒娖的頭發,眼中滿是慈愛:“回來就好,你好好回來,額娘就滿足了……”
許久,恒娖的情緒才漸漸平復。她擦干眼淚,對太后說道:“皇額娘,女兒這次回來就不走了。以后女兒住在慈寧宮好好孝順您。”
太后喜不自勝,接連說好,不停撫摸著女兒的臉,仿佛怎么也看不夠。
一旁的福珈姑姑笑著提醒,說飯菜都要涼了,太后恍若未聞,只是在流淚。
母女二人和樂融融地用過膳,聊了足足三個時辰后,恒娖在太后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慈寧宮。
明天科爾沁的使臣厄音珠就要入宮,暫住在和敬公主舊居雨花閣,她想去看看收拾得怎么樣了,有沒有缺些什么。
剛走到太極殿前,恒娖迎面遇到了弘歷的儀仗。
她下意識扭頭就想走,卻被弘歷一聲“恒娖妹妹!”喊住了。
恒娖腳步微微一頓,暗暗“嘖”了一聲,隨即恢復了平靜。她走到弘歷面前,雙手交疊額前,屈膝行了一個大禮。
弘歷一愣,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連忙上前想要扶起她:“恒娖妹妹,你這是做什么?你我兄妹多年未見,不必行大禮。”
恒娖卻不著痕跡地避開了弘歷的手,語氣淡漠:“不,先君臣,后兄妹。恒娖不敢僭越。”
弘歷的手尷尬地停在半空中,他沒想到恒娖會如此疏離,心中涌起一股失落。
等恒娖行了大禮站起身,弘歷嘆息道:“這些年,朕一直惦記你。”
他拿出一個精致的金絲蟈蟈籠子,又道:“你可還記得,這是什么?”
恒娖看著發舊的籠子都快氣笑了。這時候拿個破東西出來“考考你”是什么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