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舫在寬闊的河上漂移旋轉,劃出一道道深色水波。
在轉了兩圈后,畫舫這才順著水流往遠處而去,仿佛被船夫駕駛著要駛出杭州。
行駛平穩后,弘歷和如懿這才從地上爬起來,打開窗戶往外看。
只見兩岸沒有任何燈火和人影,百姓由于回避龍威,早就被驅逐至一里外了,弘歷大喊大叫也沒人回應,好似被人遺棄在一片漆黑之中。
弘歷披著窗簾,不可置信地喃喃道:“為什么……為什么這點小雨也會決堤!”
如果阿箬在船上,一定會為他解答:因為負責建壩的官員貪了公款,又自恃杭州近年少有水患,便用些黃泥白土馬虎了事,堵上缺口,表面看著差不多就行了。
桂鐸和高斌不是沒有上奏過,三番五次懇請皇上派員巡查,據說也曾因此罷免過幾名官員。
但其中涉及的利益盤根錯節,一波走了又來了一波,都想著杭州風調雨順,皇上又不怎么關注這邊的水利,糊里糊涂不就過得去了嗎?
他們都在賭自己任內不會出事,于是,到處打著補丁的堤壩便這么搖搖欲墜地維持了下來。
趙先生是桂鐸的門客,杭州是他的故鄉,想趁著皇上出巡,找人在皇上耳邊吹吹風,好讓他重視水利隱患,否則一旦天降不測,多少百姓將流離失所。
阿箬覺得吹風是沒用的,皇上這個人一定要鞭子打在他身上,打得又響又痛才會重視。
唯有讓他親身體驗一番堤壩崩塌、隨波逐流、命懸一線的恐懼與無助,他才會痛下決心,整治水利。
她和阿瑪、富察傅恒、趙先生幾人商量了很久,決定人為地制造一次小規模的決堤,用最小的代價,給皇上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正好,皇上不是要縱情聲色嗎?不是不想被人看到嗎?
阿箬借著趙先生向三寶提議讓河兩岸的百姓回避了一里,連下游的村民也因這個由頭暫住其他村了。
河上一條船都沒有,所以這次決堤除了皇上和如懿,沒有任何哺乳類動物受到牽連。
正如弘歷所說的,今晚下的是小雨,決堤的缺口并不大,房屋和農田的浸泡程度不高,但終究是銀子能解決的問題。
但在船上隨波逐流的弘歷和如懿驚恐萬分,來回走動大喊大叫。
終于,他們看到河邊有人騎馬跟著船跑動,是富察傅恒。
他擔憂地大喊道:“皇上!皇上!您還好嗎?”
弘歷連忙喊道:“不好!朕不好,朕想吐,如懿還要死在朕的船上!快來人把船攔下來!”
如懿甩頭瞪著弘歷,質問道:“皇上,嬪妃自戕是重罪,臣妾從未想過要死在御船上。”
“那你方才拿著刀子鬧什么,”弘歷厲聲反駁,恐懼暫時被他慣有的虛張聲勢所取代,“如懿你莫非是想行刺朕不成?”
這時,富察傅恒的喊聲打斷了兩人:“皇上!水流太急,船速太快其他船跟不上!”
弘歷馬上尖叫起來:“那你就快給朕想辦法啊!快想辦法——!”
富察傅恒喊道:“微臣已經派人告知太后和皇后,只要皇上堅持住,到了下游水勢平穩處……”
還沒說完,富察傅恒猛然拉緊韁繩,駿馬發出嘶鳴聲高高揚起蹄子緊急剎住,他被一座民房擋住了。
如懿倒是安靜了下來,她從地上撿起刀子,低聲道:“皇上,臣妾面前的人早已不是當年的四阿哥弘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