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泱泱聽聞這件事,自告奮勇要去選人,理由是她先前便買過一些護院,有經驗。
林知清想也不想便拒絕了她:“堂姐,四叔出事以后,你買過來的人全跑了,一個都沒留下。”
言下之意,林泱泱眼光不太好。
提到這個,林泱泱理虧,倒是不堅持大包大攬了:
“那清妹妹,我陪你一起去。”
“不去了,我已經讓木嬸去找了人牙子,明日直接帶進林家選便好了。”林知清坐在正廳之內,頗有氣勢。
次日,在林泱泱不知道踱步了多少次以后,她終于瞥見了木嬸的身影,以及木嬸身后烏泱泱的人。
見狀,林知清命林泱泱將林家其余的所有下人都召集到了一起。
不一會兒,正廳外就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
這幾天的時間,林知清已經將林家有缺漏的位置全都整理了出來。
林家擔著一個長寧侯府這樣一個大型侯府的名頭,下人的數量也是按照侯府的規模來的。
先前林知清接手的時候,光下人就有五百余人。
但問題是,林家內里其實只是一個小型侯府的結構,除了侯府空間大一些,需要的護院多一些以外,其他位置根本用不上這么多人。
就比如說,按照長寧侯府的規格,林知清和林泱泱身邊應當有兩個貼身丫鬟,六個等級不同的粗使丫鬟,一個奶娘。
如若院里有小廚房,還要配備兩到三個廚娘。
這樣算下來,光是內宅中院子里的人就有十多個了。
但問題是林家哪有這么多事情讓十多個人做?
林知清情況本就特殊,她身邊就木嬸一個人,現在加上一個朝顏,并沒有其他丫鬟。
林泱泱身邊的貼身丫鬟就只有一個小翠,但粗使丫鬟倒是有七八個,廚娘也有三個。
林家其他人的院子中的下人也是按照規格來的。
就算一個丫鬟或小廝每月的月錢不多,但合在一起可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了。
上次圣旨一出,林知清將能放的人都放了出去,剩下的多半是些老人兒。
這些人已經篩無可篩了,即使還有不安好心的人在內,暫時也是看不出來的。
林知清如今要做的,是盡量將人員控制在一個比較平衡的水平上。
如若不然,她想做的很多事都太局限了。
比如那些鮮花的加工制作,以及林家的日常運轉。
她身邊就一個木嬸可用,但木嬸年紀大了,也該讓她頤養天年了。
木嬸的侄女兒朝顏聰明伶俐,倒也可用,但年紀尚小,人手實在是不夠。
內宅方面,她在心中算了算,貼身丫鬟與小廝兩個足矣,粗使丫鬟兩個也差不多了。
廚娘、嬤嬤這樣的位置一個人也就夠了。
至于管家這一位置,林家先前是并未設置的,因為權力被分成了三部分,中間再插一個管家進去,實在容易亂套。
除此以外,賬房先生二人,庫房管事一人,這都是比較重要的位置,現在是空缺的。
院子小,宅子大。
那需要用人的地方基本集中在護院以及雜役這兩個位置,門房的數量也需要六到八人。
這樣大概算下來,林知清大概需要二百余人。
她將提前整理好的空缺位置大概對了一遍,確認了兩百這個數字。
選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人牙子倒是有耐心,畢竟這是一樁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