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與江流昀是不同的。
況且先前在汴梁遇到那等禍事,林知清可是失去意識過的。
當時她的身邊只有林泱泱,若想要對自己和林家不利,那時便是林泱泱最好的下手機會。
單從這些點來說,林泱泱其實是做不成第二個江流昀的。
思來想去,林知清還是決定與這二人進行一場談話。
次日,她將朝顏和林泱泱叫到了舒清閣。
朝顏的情緒不高,面上疲態盡顯。
林泱泱的臉上則盡是關心,他能察覺到林知清這幾日的狀態不好。
壓下心中的這些初步判斷,林知清問起了他們當日第一次接觸木嬸尸首的事。
根據林泱泱的說法,她之所以能發現木嬸的尸體,是因為他對血腥味較為敏感。
并且當時那條路就是平日里她回林家的必經之路。
為什么是必經之路?
那是因為先前大理寺在林家周圍的看守較為嚴密,只有那條人不算多的小巷看守較為松懈。
林泱泱想要進出府,肯定是要挑選看守松懈的地方的。
這些理由和信息倒是沒什么問題,也十分具有說服力。
林知清又將注意力放到了朝顏身上。
跟林泱泱的狀態比起來,朝顏就不太穩定了。
她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說了出來,但聲音中總是帶著一些哽咽。
這種狀態林知清并不陌生。
前幾日自己不也是這樣的嗎?
微微嘆了一口氣,林知清仔細觀察了一圈,并沒有發現這二人身上的漏洞。
拋開這兩個最大的嫌疑人,以及她分析過的殺人時機,三要素便只剩下了地點。
為何偏偏是那條小巷呢?
為何偏偏是林泱泱會經過的那條小巷呢?
木嬸的傷口是被人一擊致命的,這說明殺人兇手的目標非常明確,下手也很利落。
這肯定不是隨機選擇地點的結果,更像是精心策劃過的。
站在殺人兇手的角度,用犯罪心理學來看,兇手在那條小巷里動手,倒是也有一定的收益。
比如說,可以嫁禍給林泱泱。
再比如說,倘若那“女,二”的線索是兇手故意留下的,林知清只要順著這線索去思考,林泱泱必定是第一個進入視野范圍內的人。
嫁禍給林泱泱,想挑撥和分裂林家?
這是林知清腦海中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
但以林家如今的狀況來說,挑撥和分裂對重審林從戎一案好像構不成影響。
即便要用挑撥和分裂的手段,讓林知清失去理智,也更應該從當年大義滅親的林從禮下手。
舍近求遠,不對。
等等,雖然這嫁禍林泱泱的理由有些牽強,但關于地點,最簡單的邏輯仿佛被林知清給忽略了。
兇手怎會知道木嬸尋找林泱泱,走的是那條小巷。
難不成是有林家的人向外透露過,或者說兇手就是出自林家?
再者,林知清當日讓木嬸找人只是一個隨機的吩咐。
既然是隨機的吩咐,兇手又怎會早有準備呢?兇手又怎會確定木嬸會經過那條小巷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