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將當年之證物呈上。”
刑部尚書眸子微微一動,很快便有人呈上了先前林從戎通敵叛國的證物。
很快,幾封泛黃的書信便被呈了上來。
林知清這是第一次看這些東西,她目不轉睛盯著書信,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只不過,那書信確實沒什么問題。
字跡與林從戎一模一樣,書信用詞習慣也無甚區別。
周崇正再次開口:“證據在此,堂下之人可有異議?”
林知清當然知道這書信乃是偽造的,但她卻無法證明這一點。
周崇正也正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會有此一問。
“此書信字跡同我父親一模一樣,我無甚異議。”
若是真沒有異議,何必加前面那一句。
周崇正面色無異,再次看向刑部尚書。
這些證據皆出自刑部。
刑部尚書對林知清的話并沒有太多的反應,他微微開口:
“刑部還留有人證以及證人證詞,來人,傳召證人。”
隨后,一名滿頭白發的老者,一名年輕男子,一名妙齡少女都被帶到了大堂。
幾人顯然不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了,下跪行禮的動作一氣呵成。
看到那年輕男子,林從禮的呼吸急促了幾分,林知清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據林知清所知,當年之事的重要證人基本死干凈了,如今這三個,似乎都是些“邊角料”。
她將目光放到了那年輕男子身上。
如若她沒有記錯,那么按照她先前的調查,這個男子就是之前跟在林從戎身邊的小廝之子。
當年,林從戎的小廝是前御史中丞拿到書信證據的關鍵人物。
是那個小廝,親手將證物交給前御史中丞的。
換句話說,是他背叛了林家,背叛了林從戎。
不過,他已經死在了一場意外里頭了。
先前林知清嘗試著尋找過小廝死亡的真相,只不過,他的信息被人完全斬斷。
但如今,他的兒子卻來了。
這就有些值得斟酌了。
其余二人也一樣。
白發老者乃是多年前那場大戰時的伙頭兵,妙齡少女乃是死于大戰中的一名將士的女兒。
這三人乃是多年前林從戎被定罪的次要證據,也是現在僅存的證人。
主要證據,當然是那些書信和已經死去的那些證人。
目前,書信找不出問題,林知清只能打起精神,想從這三人身上入手。
先前林從禮曾經同林知清說過一些證人的特征以及事跡。
林知清當時全力尋找過剩下的證人,但除了已死之人,有關這三人的信息卻并沒有得到任何反饋。
刑部將這三人藏得很深。
想到這里,林知清深吸一口氣。
鎮遠侯先前的準備十分充足,連證人的保護都做得十分到位,林家如今卻是被趕鴨子上架。
形勢實在嚴峻。
與此同時,三人都開始講述起了能直接或間接證明林從戎通敵叛國的事情經過。
這些話他們講過很多遍,在場的人有的聽過很多遍,有的第一次聽。
但大家都十分認真,生怕自己錯過一點點細節。
大堂之外,還有一些百姓正在看熱鬧。
林泱泱等人也在人群當中,表情十分嚴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