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經走了。
無聲無息,就像他來的時候一樣。
一旁的皇上掙扎著起身瞧了瞧,心中的情緒頗為復雜。
他好像回到了從前鼎盛之時,“太子”也變成了一個青澀的少年。
那時,他們父慈子孝,誰也沒有想到會有今日。
看著看著,一種悲愴自皇帝心中升起。
他支撐不住,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皇上!”
一旁的陸南月閉了閉眼睛,她很輕易地便看了出來,皇上已經油盡燈枯了,方才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
皇上撐著最后一口氣,指了指林青山。
這是自微末時期便跟著他的老臣了。
林青山眼眶紅了,他跪倒在地,看向皇上。
皇上指了指圣宸宮的桌子。
皇后會意,找出了一方玉璽。
皇上摸到了玉璽,緩緩放到了林青山手上,隨后,拍了拍林青山的手。
而后,他指了指林知清,又指了指門外什么都不懂的最小的皇子。
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臨終托孤,當是如此。
皇后的眼淚奪眶而出,她將剛滿六歲的小皇子牽了進來,交到了林知清手中。
林知清心中有些訝異,轉頭一看,便瞧見陸淮沖著她點了點頭。
皇后也沖著她點了點頭。
若是沒有林知清,今日之事,恐難收場。
林知清抿唇,牽著小皇子上前,像是接了一副沉甸甸的擔子。
皇上見狀,臉上出現了一個很淡的笑容,然后便再無聲息了。
剎那間,皇后大慟,百官皆是俯首。
皇上,駕崩了!
……
大盛之亂持續了許久才重歸平靜。
皇帝駕崩,新皇登基。
新皇的第一道圣旨便是關于林知清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咨爾林氏知清,心懷家國,敢犯龍顏直陳弊政,義聚巾幗,以縞素之身守盛京風骨。”
“昔年和親之議,卿以紙筆為刃,揭漠北風沙里的女兒淚。”
“今朕承大統,念卿有經世之智、鑒事之明、昭彰顯著,特冊封為鑒昭君。”
“賜金印紫綬,許直入內廷參議朝政,輔朕整飭綱紀,護佑萬民。”
內侍持冊寶上前,鎏金冊頁上“鑒昭”二字映著殿中燭火,林知清將其接了過來。
她又接下了一副擔子,一副嶄新的擔子。
林知清乃是大盛開國以來第一個女子官員。
新皇對其十分尊敬,稱其為老師。
鑒昭君這個位置,成了大盛朝堂上的一面明鏡。
林知清善用人才,手中有了權力以后,立馬大刀闊斧地整改大盛吏治,特別是針對女子的。
她深知社會生產力與女子權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想要讓女子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須發展生產力。
只有生產力得到發展,才能真正解放女子權力。
于是,她開創了大盛科學院,并引導一些大學士成功發明出紡紗機、織布機。
隨后又引導著發現了蒸汽的力量,旋即指引這批大盛科學家們大力研究物理、化學之奧秘。
生產力,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旋即,林知清又開始推行科舉制,開辦公立學堂,讓大盛人人都有機會讀書。
利用無數人的智慧,讓大盛有了更大的變化。
隨后便順理成章地廢除限制女子的許多條例,讓女子也能入學塾進行學習。
而后任用女子為官,并在多年后成立大盛朝野代表議會,將皇帝權力分散到該議會之中。
大盛朝野代表議會負責提交提案,皇帝進行決議通過,朝廷則負責執行和實施。
而在這之中,鑒昭君也參與其中,僅有一項權利……一票否決權!
林知清知曉權力之害,故而為各個環節都添加了諸多限制。
特別是“鑒昭君”一處,更是設立了類似于家庭財產審核公示、無品無級只有否決權等苛刻條件。
在一系列改變下,大盛……變了!
林知清的所作所為,也在大盛朝堂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又是一年春,林知清與陸淮立于軒武門之上,送帶兵去往邊境的林泱泱出征。
眼見林泱泱的背影越來越遠,陸淮的手輕輕覆上了林知清的手:
“阿清,起風了,我們回去吧。”
林知清回握住了陸淮的手,輕聲一笑:“時間過得真快,陸淮,如今是新朝了。”
“不錯,是新朝了。”
四野春聲催物醒,人間已是太平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