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沒有班車,我們走到半道正好遇到一個過路的牛車,把我們捎了一道。”
舅媽王柳葉今天穿著一件紅色的衣服,看著挺喜慶的。
“這哪來的魚?”
就在此時,林山看著盆子里肥美的鯽魚。
“你妹妹買的。”
張永壽指著張瑩瑩。
“瑩瑩,買魚得要票吧?”
林山有些不可思議,潘家公社生產隊每年發放米面油的時候,也沒見發過魚。
想要吃魚,就得進城去菜市場或者是供銷社憑票購買。
“剛剛捎我們一道來的那個叔兒,他是孫家灣生產隊的,叫啥我沒問。”
“但是這魚是他自己釣的,我就花了5毛錢買了一條。”
“咱們今天有魚吃,寓意年年有余。”
張瑩瑩笑道。
“瑩瑩姐,你這運氣真好,還能碰到賣魚的。”
林小花抱著張瑩瑩的胳膊,兩個人感情很好:“娘,晚上咱們紅燒一條魚好不好?”
“行,今晚上咱們有肉有魚,這日子,這光景我們可真是沒敢想過。”
張桂英和王柳葉在包餃子,臉上也洋溢著笑意。
此時的林陽,看了一眼張瑩瑩,暫時忍著沒說話。
大年初一的晚飯相當豐盛。
四葷四素,還有肉餃子。
就算是城里國營廠子的一把手,大年初一也就這個條件了。
一口飯一口酒。
林陽和林山,伸手和老舅劃拳。
張桂英帶著王柳葉,林小花和張瑩瑩,坐在炕上嗑著瓜子,看著電視,場面不要太溫馨。
張永壽的身體也弱,半斤下肚就被送到了廂房里呼呼大睡。
“瑩瑩姐,我問你個事兒唄。”
快要睡覺的時候,林陽敲門進了廂房。
張瑩瑩和林小花正在煮著罐罐茶聊天,炕上的被子拉開,正在焐。
“小陽,咋了?”
張瑩瑩騰開一個地方,讓林陽坐在靠近爐子的地方,烤著火。
“你今天說路上遇到的孫家灣的一個大叔,自己釣的魚。”
“你知道他是哪里搞的不?”
這個問題林陽憋了一晚上。
立春之后,忠縣這邊的溫度會很快升高,結冰的湖也要復蘇了。
但基本上要到正月二十幾號才開始陸續解封。
今天才大年初一,比往年早二十天左右。
林陽很好奇。
“我聽說是什么化什么池……”
張瑩瑩皺著眉,思索了片刻,吞吐道。
“瑩瑩姐,是不是化龍池?”
聽張瑩瑩吞吞吐吐說不清楚,林小花突然開口。
“對,就是這個地方。”
“孫家灣的那個大叔說,化龍池今年好像開了好幾個窟窿,他在那里蹲了一天釣了四條魚。”
張瑩瑩眼睛一亮,連忙點頭。
“怎么聽著這么熟悉?”
林陽抽出一根煙掉在嘴里,嘟囔道。
在宿主的記憶里,有這個地方,好像還熟悉,不過卡了bug,半天竟然想不起來。
“二哥,你啥腦子啊?”
“化龍池不就在劉家鎮生產隊的后山嘛,劉家鎮就是大牛哥姥爺他們村子,小時候我們還去過呢。”
林小花說道。
“想起來了!”
“那你們早點休息。”
林陽若有所思地出了門,站在黑漆漆的院子里看著漫天繁星,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進山估摸著這幾天沒啥山貨,明天問問陳大牛去給他姥爺拜年不,既然化龍池解凍了,不如去一趟化龍池試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