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出門,就看到張桂英和林小花推著架子車進了院子。
架子車是四輪的,這是前幾天林陽向隊長馬福明借的。
說是借。
實際上是花了5塊錢給馬福明的小兒子買了一些奶粉之類的東西換的。
改開之后,包田到戶,大部分屬于集體的生產工具也進行了分配。
就拿趙祥一家子來說。
因為趙二蛋的民兵,所以分配生產工具的時候,把生產隊唯一一頭驢給了他們家。
隊里也留了一些生產工具做樣子。
這個四輪的架子車就是其中的一個,現在也算是林陽家的東西了。
別看架子車不大。
但是能放鍋碗瓢盆和切板,還能放裝著河蝦的竹筐。
這年頭的婦女同志是真的能頂半邊天,張桂英和林小花一個拉車,一個在后面推。
這幾公里往返公社和紅山村生產隊的路,也算是有來有回的,不怎么費力。
“小陽,你別說這個河蝦賣得還是挺好的,我們之前怎么沒有發現。”
除了林小花樂呵地快跳起來了,張桂英也笑得樂不攏嘴,似乎是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賣了多少?”
林陽走了過去,打開竹筐上面的布蓋子:“剩下不多啊。”
“早上裝了五十斤,現在還剩下三十斤,足足賣了二十斤。”
“要不是我和娘早上準備的配菜和調料不夠,說不定還能賣點。”
林小花說著,從口袋里拿出了錢,一毛的,兩毛的,五毛的都有:“二哥你之前說五毛錢一斤,除去免費試吃的,今天一天就賣了8塊錢,晚上我算算成本,估摸著應該能賺個6塊錢。”
“可以啊。”
“一天6塊錢,一個月就是180塊錢,一年就是2000塊,五年就是萬元戶了。”
看著林小花興奮的樣子,林陽調侃道。
“五年太久了吧。”
林小花說著,豎起了一根指頭:“回來的路上我和娘說過,我要用一年的時間成為我們縣里第二個萬元戶。”
“你看看你妹妹,這才第一天出攤,目標不低啊。”
張桂英樂開了花。
“娘的意思是,還沒學會走呢,就想著飛了。”
一年成為萬元戶可不是鬧著玩的,首先得有足量的河蝦產量才行。
就林陽家目前挖的那個養殖區,產量換算成成本,一年能有個兩三千的收入就已經是極限了。
“夢想總是要有的嘛。”
林小花抬手就將沉甸甸的竹筐給搬了下來:“娘,你先進去歇著,我去把這些河蝦放回水塘,不然要死了。”
看著林小花抱著竹筐出了門,直奔老院子。
張桂英欣慰地點了點頭:“你妹妹也不容易,之前遇到了那么一個婆家,現在能找點事兒干,還能賺點錢也是好的,以后就算是再嫁了人,也能在婆家直起腰桿。”
“娘,人活著是為自己活著,為家里人活著,可不是要看誰的眼光。”
林陽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