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5塊錢這個價格,要是放在幾十年后,還不如直接扔了。
但這是79年,國內平均工資才30塊錢的年代,年人均收入不到500塊。
一條金鱒魚,小一點的也得有一斤,大一點的有三斤左右。
也就是說。
林陽家的魚塘,一條金鱒魚就接近5塊錢。
這些日子他還專門和朱豪,金鐵把大青山魚塘的魚貨轉移到了知青點,防止凍死,順便做了一些魚貨的分層分類。
除了鱸魚,大鯉魚之外,金鱒魚的數量不多,但也有200條左右。
一旦這個訂單拿下。
養殖營生的重心轉移到金鱒魚上,再加上小空間的6倍速度,只要不是特別大的訂單供貨量,吃下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陳老板,這個價格我是滿意的。”
林陽合上了合同,雖然內心狂喜,不過表面還是要表現得云淡風輕一點。
好歹是個穿越者,要是表現得太狂喜,顯得很沒有逼格的。
“前期一個月供應200斤,應該沒問題吧?”
陳志朋看著林陽,豎起了兩根指頭:“要是金鱒魚在我們那邊的市場賣得可以,我們可以擴大供需量。”
“這倒是沒什么問題。”
“那不如等會吃完飯,陳老板跟我去一趟我們生產隊,給你做一頓金鱒魚嘗嘗。”
林陽說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
陳志朋點了點頭說道。
簡單吃過飯,陳志朋竟然不喝酒,所以一個小時就散了。
“梅園長,你放心,我等會肯定把陳老板送到招待所。”
在國營飯店門口分開之后,林陽才開車帶著陳志朋和老婆劉青青兩個人直奔紅山村生產隊的方向,路上陳志朋還回憶了幾年前在金川市的國營魚貨市場干活的事情。
林陽也趁機詢問了一下,才敢斷定眼前這位是正兒八經的香港人。
“陳老板,我們生產隊不像你們香港,簡陋了點。”
下了車,林陽邀請陳志朋進門,還不忘拉著劉青青的胳膊。
“早就聽說林先生是萬元戶,你在生產隊蓋了這么好的房子,怎么會簡陋呢?”
“而且誰都吃過苦啦。”
陳志朋表現得很謙遜,沒有一點點看不起或者嫌棄的意思。
“陳老板,請。”
進了門,林陽簡單地互相介紹。
聽說有這么大的訂單,林小花興奮地差點跳起來,主動進了廚房和張桂英開始做紅燒金鱒魚。
林陽帶著陳志朋在知青點的魚塘大概轉了一圈,看了一眼金鱒魚的大小和品質。
到了晚上七點半。
陳志朋就著一碗米飯,吃的盤子里的金鱒魚連魚刺都嗦干凈了:“陳老板,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