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花只是看了一眼,就往后縮了幾步:“這什么東西,張牙舞爪的,看著有點可怕。”
“河蟹。”
田慧笑著解釋道:“放心,只要捏住兩側的身體就不會咬人,而且味道很美味的。”
“真能吃?”
林小花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靠近水桶。
而此時。
林陽已經大膽地從水桶里拿出了一只河蟹,放在太陽底下仔仔細細的看了一眼:“弟妹,這些河蟹應該是你們從農科所的實驗室拿出來的吧,喂養得挺肥的,說是蟹苗,其實已經快成熟了。”
“二哥,你怎么還對河蟹這么熟悉?”
林小花好奇地問道。
要不是之前他們去了團結草原搞到了河蝦,林小花對水產的認知還停留在魚的層面上。
但從林陽抓蟹的手法和認知來看,林陽對河蟹似乎了解不少。
“又是書上說的?”
陳大牛已經見怪不怪的,淡淡地問了一句。
“林陽同志,沒想到你對河蟹還有一些研究,我們農科所也是最近半年才研究的。”
“上次去南方培訓學習的幾個專家老師,回來之后按照學到的養殖方式養殖了一段時間,河蟹的生長速度還算是不錯。”
“我們農科所原本的想法是,想要先找幾個靠近水源的地方試點,增加合作社社員的農副產業的收入,比如說水源鎮。”
“但是我把你們合作社想要率先試點的想法匯報了所里,所里初步達成了同意的意見,但是詳細的還需要開會討論論證,并且上報市里的上級單位,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田慧說著,從掛包里拿出了兩本書遞給了林陽:“這是我們這次去學習的老師帶來的兩本飼養河鮮的書,可能會對你們有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謝謝弟妹,這可真是及時雨。”
大家伙養殖河鮮都是半吊子水,說白了全靠的就是小空間的8倍速。
但真要是規模擴大,降低死亡率,提升河蝦的品質,光靠小空間是不行的,還需要專業的飼養模式,這樣才能做大做強。
這兩本書,林陽瞄了一眼,是西南農業大學出版的,權威性是夠的。
“小陽,剛才小慧說了,這批河蟹一共有200只。”
“所里的意見是,如果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將這200只河蟹的蟹苗養活六成,那農科所就會將河蟹的第一個試點放在我們合作社,相關的政策支持也會隨即跟上。”
就在這個時候,陳大牛補充了一句。
“對。”
“而且邱所說了,如果這批河蟹的生存率能夠達到六成,農科所會和你們合作社共同開辟一塊養殖區,我們所里提供一切資源,養殖的河蟹鎖售賣的錢,所以一分錢不要,全歸合作社所有。”
田慧補充道。
“弟妹,那你回去幫我轉告邱所,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只需要十五天左右,我不僅能保證6成的河蟹生存率,而且我還能讓蟹苗快速成長到成熟河蟹的標準。”
聽到農科所這么大方,出人出力出物資飼料,林陽當即拍著胸口說道。
“小陽,半個月能行嗎?”
陳大牛拽了拽林陽的胳膊說道:“農科所給了一個月的時間,小慧說已經很緊張了,你直接縮短一半。”
“放心,我心里有數。”
有小空間的8倍速,還有“溫控”的金手指,這些河蟹想要死都沒有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