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這個名字好歸好,但有些太落俗套了,而且不夠淺顯易懂。”
李恪看著張角說道。
“我們的本意是讓眾人信仰本王,如今天下大部分人都不認字,想要傳播本王的思想,
那么就要更加的通俗易懂,讓人一聽就明白,書中內容最好再加入一些故事。”
自古以來,任何朝代的人都喜歡聽故事,而且經過故事加工過的思想,傳播速度更加廣泛,更加深入人心。
張角認真聆聽,道:“主公所言極是。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太平要術》吧?”
“《太平要術》聽起來就像道家的書,我覺得應該叫《太平經書》。”一旁的姚廣孝說道。
張角扭頭看去,說我取的名字像道家的書,你的名字不更像佛家的書嗎?
“文若,你覺得呢?”李恪將目光投向了荀彧,這種事情還是要聽聽這位王佐之才的看法。
荀彧并未急著回答,而是認真思索一番,道:“主公,屬下覺得名字可以叫做《太平論》。”
李恪微微點頭,三個人所取的名字,他更傾向于荀彧,道:“那就暫時取名《太平論》吧。”
以后如果有新的名字再進行更換。
張角領命稱是。
李恪翻開書,思索著自己該如何書寫序言。
片刻之后,他拿起旁邊的毛筆,在上面寫了四行字: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荀彧等人伸著腦袋看了去,低聲默念,內心大感震驚。
主公真乃天人也!居然能寫出如此驚世絕倫的東西。
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句,但卻蘊含了無數讀書人的理想。
像荀彧,姚廣孝,張角他們這些人,看完之后深受觸動。
一旁的許褚皺著眉頭,想拽幾句詞,但李恪寫的這些字他又認不全,只能在一旁干著急。
就在此時,李恪又一次拿起毛筆,書寫了起來:
吃飽飯。
穿暖衣。
耕者有其田。
家家有余糧。
……
這一次李恪寫的非常簡單易懂,許褚這個大老粗也看明白了。
荀彧贊嘆的點了點頭,主公第一次寫給的是那些有話語權的人,
第二次寫給了是天下萬千的普通的百姓。
接著李恪又開始了第三次書寫:
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寫給整個天下所有人以及后世子孫的。
在場眾人感嘆不已,主公的思想深沉遠超所有人。
張角也看呆了,主公寫的序言實在是太大了,大的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去書寫后面的內容了。
“道長,這序言還行嗎?”李恪放下了毛筆,看著張角問道。
“行行行,太行了!主公,貧道無以言表,請受貧道一拜!”張角直接向李恪行了個大禮。
跟著這樣的主公是自己的榮幸,他相信主公一定能夠創造一個前無古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