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個月,李世民還在糾結另外一件事情:太子之位。
以前他對李承乾較為欣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李承乾越來越失望。
以如今的情況來看,李承乾已經不適合做太子了。
但太子又沒有犯什么大錯,李世民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廢了他。
“父皇!”
李世民正在沉思,被一個稚嫩的聲音打斷。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晉王李治。
“雉奴。”李世民笑著招了招手,讓李治坐在自己身旁。
在他心中,最適合做太子的就是李治。
李治年紀小,等他長大可以繼位的時候,自己也差不多要駕鶴西去了,無需忌憚太子威脅皇權。
而且李治雖小,但很聰慧,只要認真培養,將來定能成為一個賢明的守成之君。
大唐已經足夠強盛,不需要繼續開疆拓土,需要的是一位守成的君主,守住如今的地盤。
“過兩天朝會,你跟朕一起參加。”李世民忽然說道。
“好啊。”李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別看他年紀小,但并不怯場,反而很期待。
……
三日之后,官員們一大早前來參加早朝。
在朝會之上,又有人提議立后的時間。
李世民對此也不生氣,搪塞了幾句,便轉移到了下一個話題:
“諸位,今天我們朝堂上來了一個新人。”
新人?
眾人疑惑的朝四周看去,哪有什么新人,全都是老面孔,看都看膩了。
“諸位大臣,陛下說的是我!”
一個小孩子的聲音響起。
眾人朝著右側的屏風看去,一個孩童正站在那里,滿臉笑容的看著他們。
不少大臣們都認得,這是皇上的小兒子李治。
“見過晉王殿下!”眾人客氣的行了個禮。
李治也趕緊回禮。
“今天將雉奴帶來,就是想讓諸位大臣們認識認識。”李世民繼續說道。
李治走到了中間,和周圍的大臣們打招呼。
“雉奴,聽說你最近對治國有了新想法,講給諸位大臣們聽聽,讓他們給你提提意見。”
“是,父皇!”
李治在中間停下,認真講述自己的想法。
“本王認為,治國理應外柔內剛!對待大部分的人要懷柔,對付少部分惡劣的人,要以剛猛之法誅之……”
眾大臣們認真的聽著,李治講的內容雖然浮于表面,但一個幾歲的孩子能有這種想法,已經非常優秀了。
只要認真培養,將來一定能夠成為賢明的皇子。
不少大臣們對晉王李治多了幾分好感,其中便包括諫議大夫褚遂良。
李治講完之后,李世民便讓張阿難把他帶下去了。
“諸位愛卿,朕今天問你們一個問題!”李世民忽然認真道。
大臣們趕緊站穩,仔細聆聽。
“你們說一個國家何事最為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