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臉上也露出了憂慮,這兩個人確實不好對付呀。
“李靖沒有拿下高句麗,按照正常情況來講,已經帶領大軍退回長安方向,
現在卻駐守在寒冷的東北邊境,實在是令人意外。你們說皇上把李靖留在這里,是不是在盯著我?”李佑擔憂的說道。
陰弘智倒是很淡定,道:“有這個可能,但我覺得無需擔心,
李靖雖然手握大軍,但沒有皇上的命令,他也不能私自調兵行動,
到時候我們只需要斷掉李靜與長安方向的聯系,他就不能輕易調動大軍。”
李佑和拔灼二人認真聆聽,陰弘智雖然算不上才高八斗,但也算有些頭腦。
“至于說秦王李恪,更不用擔心他出兵對付我們。”
陰弘智繼續說道。
“秦王雖是皇上的兒子,但他倆的關系可不好,若是大唐內部有人反抗李世民,
李恪絕對不會出手,相反肯定會坐山觀虎斗,因此我們一定要速戰速決,
快速擴張勢力,穩固地盤。”
燕王李佑臉上露出的笑容,道:“哈哈,舅父,還得是你呀!一切都聽從舅父的!”
一旁的拔灼也跟著點點頭,還是中原人腦子好使,看問題看的透徹。
“二位,我也不在此久留了,現在我就回薛延陀,和我父親商量此事,
到時候我們會集結大軍,配合你們的。不要忘記事成之后給我們的好處!”拔灼站起身來,準備離去。
燕王李佑也跟著站了起來,道:“拔灼大哥,這事你放心,事成之后我會給你們大量的錢財,
而且不是只給一次,每年都給你們。以后我們就是兄弟之邦,不知道拔灼大哥愿不愿意與我結為兄弟!”
拔灼有些驚喜,每年都給他們好處,那可太好了,省得他們還要發動戰爭,掠奪他國錢糧。
“自然愿意!”
拔灼二人當場歃血為盟,結為兄弟。
……
京州西部的海面,九艘相對較大的船只正在緩緩而行,每艘船上都有不少大唐士兵。
最中間一艘戰船的甲板上,一名男子負手而立,眺望遠方大海。
“還有多久到達京州?”
“唐大人,根據如今的速度來看,大概要等明天才能到。”一旁的手下走上來回答道。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唐鴻臚寺卿唐儉。
他奉了李世民的命令來京州,找秦王李恪談論石見銀山的經營開發權。
“明天?太慢了!加快速度!”唐儉并不愿意在大海上航行太久。
他之前聽說尉遲恭和柴紹帶著五萬大軍,在大海之上全軍覆沒,只剩少部分人活下來。
大唐軍隊對于這片海域并不是很熟悉,一不小心進入到風暴,也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九艘船只收到唐儉的命令之后,便開始加速前行。
航行了兩個時辰后,他們遇到了一支海上軍隊,攔住了去路。
“自己人!都是自己人!”
唐儉走到船頭,大聲的說道。
“我是皇上派來的,要見你家秦王殿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