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秦王作何抉擇,對他李世民都有好處。
“陛下!”
就在此時,李君羨步履匆匆的來了。
看到李君羨這般緊張,李世民不由得微皺起了眉頭,又有什么壞事發生了嗎?
“陛下,傳旨的人都已回來了。”李君羨說道。
“哦?秦王那邊怎么說?”
“秦王殿下……不回來。”李君羨低下了頭。
李世民的臉瞬間陰冷了下來。自己連發十八道圣旨,秦王居然全都拒絕了。
他的膽子可真大呀!越來越不把他這個皇上放在眼里了。
“好!既然秦王不愿意回來,那就將此事公布天下!”李世民冷冷的說道。
秦王不回來,那就只能用輿論對付他了。
趁著這個機會,讓秦王失去一些民心,讓朝廷重新掌握主動權。
……
《大唐日報》早就準備好了文章,聽說秦王不回來,便立馬將文章登載在報紙上,傳向整個天下。
各地的百姓官員們看到這篇文章,內心很是震驚。
秦王的母妃要被封為皇后了,身為皇子的秦王居然不回來,著實令人意外。
“在我的印象中,秦王殿下不僅是一名戰功赫赫的戰神,還是一個懂禮儀的賢王,不應該會做出這種決定。”
“確實讓人奇怪,秦王這般做,到底是何用意?”
“難道秦王真的是一個不孝的人?”
“這話可不能亂說,秦王殿下好歹為咱們大唐立下了無數功勞,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無權議論!”
各地的人議論紛紛,大部分人都挺理智的,想要看一看秦王那邊如何回應。
如果秦王不回應的話,那就代表報紙上所說的是真的,只能說明秦王確實不夠仁孝。
……
標州。
張角看了《大唐日報》上的內容,只是冷冷一笑,便把它扔到了一旁。
“這是一場輿論戰,對方已經主動出擊,我們接下來要予以反擊!”
張角把報社的人召集了起來。
“報紙的內容都寫好了吧?一定要多多檢查,絕對不能有任何出錯,
貧道也會進行檢查的,一旦發現錯誤,你們所有人都將受到懲罰!”
眾人點頭稱是,報紙這種東西是要給天下眾人看的,一旦出現什么失誤,影響甚大。
……
長安城。
今天李世民召集了朝會,御史大夫海瑞也參加了。
海瑞回到長安已經有幾天的時間了,百騎一直在暗中盯著,看看海瑞和什么人來往。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海瑞確實和一些官員有來往,但這些官員都是重臣,而且雙方都是光明正大的聊天,并沒有什么密談。
所以李世民便召開了今天的這個朝會,準備聊一聊秦王的事情。
“諸位,想必你們都已經聽說了,秦王身居京州之中,拒絕朕的圣旨,不參加此次的封后大典!”
李世民看著在場的眾人說道。
“朕是真沒想到,朕的這個皇子居然如此不聽話,唉!都是朕的責任,當初對他太過縱容了!”
李世民搖頭嘆息,看似把責任都攬到了自己身上,其實是把責任推到了秦王那邊,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慈父的形象。
這話說完,下面的群臣們都紛紛勸慰皇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