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早已習慣了眾人的萬歲聲,緩步走到了高臺之上,接受眾人的歡跪拜。
許久,眾人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此次攻打吐蕃和羊同,諸位都立下了大功。在本王這里,有錯必罰!有功必賞!
今天,本王在此地設立高臺,便是為了給你們論功行賞!”李恪大聲說道。
將士們再次歡呼雀躍。
李恪等眾人安靜過后,繼續道:“李存孝!你此次率領大軍從益州出發,一路勢如破竹,消滅吐蕃大量主力……”
李存孝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滿懷期待的等待主公的賞賜。
“封李存孝為益州侯!”
益州侯!
在場眾人感到驚訝,主公封賞的這個侯爵可不低呀!
侯爵與侯爵之間亦有高低之分的。
益州是秦王的基本盤、根據地,對秦王來講意義非凡。
現在封李存孝為益州侯,足以證明主公對李存孝的重視,他的這個侯爵可比他人的侯爵地位高多了。
李存孝也有些懵,怎么想不到主公給了自己益州侯的封賞。
“多謝主公!”李存孝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章邯此次從吐蕃北部出發,接連擊殺數十萬敵軍……”
李恪又開始對章邯封賞。
“現封賞章邯為鎮西侯!”
章邯開心領下封賞,主公封自己為鎮西侯,就是希望他能夠鎮守好西部地區。
“多謝主公,章邯定不負主公信任!”
章邯退下后,李恪繼續封賞功臣。
鎮守羊同地區的辛棄疾被李恪封為靖邊侯,靖邊二字寓意使邊境安定之意。
辛棄疾立了大功,現在又鎮守高原州邊境,封他為靖邊侯再合適不過。
“我們的后勤總管蕭何,雖然沒有來到戰場上,但他在后方為大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物資,
確保我們能在前線安心作戰,也是立下了大功!”
李恪繼續說道。
“現封蕭何為文定侯!”
眾將士對此并無意見,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戰爭中,糧草物資是非常重要的。
打仗,其實打的就是后勤供應,誰的后勤充足且供應及時,誰打贏戰爭的可能性就大。
所以,負責后勤供應的蕭何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眾將士很服氣。
……
這場封賞持續了一整天的時間,主要將領們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每個人都開開心心的回去了。
下面的士兵們也會按照功勞陸續封賞。
眾將士們對于李恪的封賞,沒有任何意見,非常的公正合理。
封賞完之后,各路軍隊開始陸續離開吐蕃。
后續,吐蕃這邊只留下麴義、孟獲以及辛棄疾他們三支軍隊。
王安石與桑弘羊兩個人也準備離開吐蕃前往福州。
他們的路線是先到益州,然后到標州,再順著大海到達福州。
這樣的路線,一方面可以避開朝廷的耳目,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李恪的地盤,方便他們以后在朝堂上更好的配合李恪。
“主公,如今破軍組織對咱們這邊的盯防挺嚴密的,他們有可能會發現王安石與桑弘羊。”姚廣孝找到了李恪。
破軍組織這段時間的情報探察做得還不錯,比之前的百騎厲害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