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的海軍到何處了?”李恪又問道。
楊護道:“主公,常遇春將軍帶著海軍,已經接近了平州和營州交界的位置,正在尋找登陸地點。”
李恪看了看地圖,各路大軍都快到預定地點了,自己的計劃基本上要全面施展開了。
“高句麗境內各路大軍繼續撤退,不和朝廷大軍正面對抗。”李恪又說道。
眾將并無意見,全都領命聽從。
他們知道,主公在做一件大事:拿下數十萬朝廷大軍和四名朝廷猛將。
在秦王大軍撤退了一段距離后,他們收到了李恪的命令:放緩撤退速度。
各路軍隊開始停止撤退,或者適當的反攻,延緩敵軍推進速度。
……
李靖原本帶著大軍一路前進,想要奪走李恪占領的地盤。
但慢慢的,他就發現不對勁了,秦王大軍不斷撤退,似乎是在誘敵深入呀!
如今李靖手中還有四十多萬軍隊,此刻已經全部進入到了高句麗境內。
“萬一秦王派人從背后包圍,我們豈不是要被困在高句麗?”李靖幽幽道。
牛進達就在一旁,道:“將軍,秦王想要包圍咱們,至少要百萬大軍以上,他這次也沒帶那么多軍隊,短時間內也召集不夠。
秦王這般撤退,恐怕是想避我們的鋒芒,等我們士氣衰弱的時候,再派兵襲擊我們。”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李靖看了一眼牛進達,這個說法倒也有可能。
不過秦王具體是什么目的,還需要繼續探查。
總之,秦王肯定是不懷好意的!
李靖下達命令,讓各路軍隊做好警惕,不可孤軍冒進,一定要和大部隊走在一起。
“將軍,北方有敵軍出現!”
一名斥候自北方而來。
“高句麗北方,有大量軍隊出現,正朝檀州方向而去。”
北方草原!
檀州!
聽著這兩個關鍵詞,李靖愣在了原地,目光盯著眼前的地圖,他的心再次慌亂、忐忑。
“撤!命令所有大軍撤退!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大唐境內!”李靖忽然大聲喊道。
周圍將士們都嚇了一跳,第一次見到主將這般失態的。
眾人也沒有問什么原因,主將怎么吩咐,他們便怎么去做。
各路軍隊收到李靖的命令后,第一時間選擇停戰,有序后撤。
“衛國公,咋了?”牛進達組織完手下軍隊后,又來到李靖這邊問道。
衛國公平時很少這般失態,難道是發生什么大事了?
“我們中了秦王的計了!”李靖微微皺眉。
中計?
牛進達有些疑惑。
“秦王準備將咱們數十萬大軍困在高句麗境內!”
李靖手指著地圖說道。
“高句麗北方草原各大部落,都是親近秦王的,此刻他們出現在我大唐邊境附近,為的就是斷掉我們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