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三人大致商議了一番,確定接下來往哪個方向走。
“我們既然要設立一套體系,自然要揚長避短,汲取歷朝歷代政治體系的缺點,彌補其不足之處。”
蕭何一邊摸著胡子,一邊說道。
“否則將來主公登頂大位,天下大勢已定,再想去改正一些問題,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姚廣孝和荀彧微微點頭,事情一開始就要做好。
越往后面推,問題就越根深蒂固,解決難度越來越大,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就像土地兼并一樣,一開始不去遏制,等到了后期再想去遏制就沒機會了。
三人在益州商討體系的同時,朝廷設立北海王國的事情已經開始向大唐各地傳播。
百姓們聽聞此事心中甚是驚訝,朝廷這般做,不就是要弄一個國中之國嗎?
許多人是不太贊同弄一個國中之國的。
然而當他們聽說北海國王是李恪的時候,瞬間改了主意,全都表示贊同。
讓別人做國中之國的國王,大家不支持,但是讓秦王做,大家沒有任何意見。
秦王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也確實該讓他做國王了。
眾人對李恪愈發崇敬,他做了國王之后,前途無量呀!
尤其是李恪手下的那些人,心中更是驚喜。
主公做了國王,那么他們這些人地位肯定也會水漲船高。
等以后做了皇上,那就更不用說了,定可一飛沖天。
一時間,天下各地的人都在稱贊秦王,很多人才都想去北海王國,為北海王效命。
……
遠在江南道的海瑞與包拯二人,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關注北方戰事。
如今主公拿下半島三國以及整個草原,朝廷的數十萬大軍還被吃掉,可謂是大獲全勝。
“汝賢,聽說了嗎?朝廷設立北海王國,主公就是北海王國的國王。”包拯今天找到了海瑞,與他分享這一喜悅的事。
海瑞笑著點點頭,他剛剛也聽說了,道:主公的進展速度非常快,咱們這邊也要加快速度。早日解決江南道的問題,早日回朝堂升官!”
他們奉主公的命令來到朝廷這邊,目的只有一個:升官,掌控大權。
來到江南道也有段時間了,他們干掉了不少世家,解決了很多根本性問題,功勞很大。
只要他們回到朝廷,就一定能升官。
至于說升到哪個級別,要看具體的情況。
以如今的形勢來看,朝廷人才缺失,面對秦王又如此被動。
他們兩個人應該會被皇上升大一點的官,掌控大一點的權力。
“江南道大部分的問題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問題。
我想皇上應該在過年之前就會把我們召回長安。”海瑞思索一番后說道。
包拯贊同的點點頭,道:“這次江南道之行,雖然時間不是特別長,但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怪不得主公之前說,官員要多了解底層的情況,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
海瑞也是深表贊同,以前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學,給自己一個州,他可以隨便治理。
但自從實地考察各地情況后,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淺薄了,有點紙上談兵的感覺。
如今有了實踐經驗,再加上他們之前學習的理論,進步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