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眾人聽了姚廣孝的話,都跟著笑了起來。
軍師說的太對了!
朝廷大軍跨過他們地盤進攻康國,即便打的再好,只要他們斷了退路,朝廷大軍不僅得不到土地,也得不到錢財。
這些東西終將被他們所得!
“照這么說來,朝廷大軍算是給咱們‘打工’了?”許褚嘿嘿一笑。
“算是吧,不過咱們這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姚廣孝淡淡一笑。
“朝廷想要取得勝利,獲得戰績,我們需要奪取康國各種資源,讓他們快速衰落。”
眾人一邊走,一邊開心的聊著天。
原本康國也是一個強國,比當初的薛延陀要厲害的多。
正常情況下,他們和康國正面開戰,即便打贏了,也會損失不少東西,需要緩一陣子才能慢慢恢復。
但現在主公稍微一籌謀,便讓康國處處落于下風,被他們奪得了許多利益。
如今康國已經被李恪壓了一頭,處處被動,再想正面作戰,占不了什么便宜。
所以他們只能一味的低頭退讓,被李恪獲取更多利益。
“通過這次和康國的對抗,你們學到了什么道理?”
李恪忽然向周圍眾人問道。
眾人紛紛發言,有的人說學到了軍事,有的人說增加了見識,有的人說學會了更高深的謀略等等。
等眾人說完,李恪這才道:“康國,算是強國。他們原本可以和我們坐在談判桌上,平等談判,
但為何現在被我們壓制,低頭哈腰的跟我們談判呢?”
眾人思考了起來。
還沒等他們想好,李恪便繼續道:“原因很簡單:懦弱!妥協!
若一開始,康國便與我們硬剛,我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這么多好處。
康國若再能得到西部強國支持,甚至可以跟咱們分庭抗禮,讓局勢陷入僵持階段。
然而,因為康國君臣的軟弱,看到咱們快速滅掉薛延陀,大軍又兵臨邊境,便產生了畏懼。”
眾人靜靜的聽著,主公分析的很有道理。
“人一旦畏懼,便會處處妥協退讓,以割讓自身利益的方法換取暫時的安穩。
這件事,你們所有人都有銘記于心,我大唐人不懼一切外敵!哪怕敵人比我們強大很多,我們也不低頭。
大唐國土,寸土不讓!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李恪繼續大聲說道。
和眾人講這些,就是讓他們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同時也是在鼓舞士氣,提升眾人信心。
眾人聽得激動了起來,主公說的太對了,就應該硬氣一些!
正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你敢反抗,敢硬氣,即便對方能打贏你,也不會輕易去欺負你。
因為繼續欺負你,會讓對方付出很多成本,比如時間、精力,自己也會受傷等等。
欺負你的成本提高了,對方自然不會有事沒事就來找你麻煩。
如此淺顯的道理,大部分人都知道,但能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
眾人向李恪投來了敬佩的目光,主公真是一個令人崇拜的英雄呀!
跟在主公身旁,再怯弱的人都會變得硬氣起來。
“朝廷大軍進攻康國的事情,讓衛青負責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