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桐城方以智,能不能擔此重任呢?”
儒門修身境界,能接引天地間的正氣修煉自身,理論上和構建天地之橋的先天武者相當。然而實際狀況是,大多數讀書人眼高手低,很多人即使達到了修身境界,也只是空有修為,卻沒有響應戰力。真正戰斗的時候,遠不如江湖上廝殺的武林中人。
方以智敢于參加君山會武,代表他達到修身境界的同時,戰力也是不凡。否則他一個名門子弟,不可能跑到江湖上,自己來找苦頭。
這樣實力不凡、身份可靠的年輕人,正適合盧光耀尋找的武林中人對象,只要方以智學會隱藏氣息法門,盧光耀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一小半。
“還有那個傅青主,昔年魏忠賢曾經踏上春秋谷,強求玄門七術之一的陰陽化生術,和春秋谷之間結下的梁子很深。我若開口邀請,傅青主很可能會同意。”
“金剛門的智勝,他和魏忠賢之間有仇怨,同樣也是個可靠的年輕人。這個人武功足夠,九易訣也被我完整傳授過。不知到了現在,修煉到什么境界?”
想著這幾個人的表現,盧光耀將他們和傅靖一起,列入觀察人選。
君山地方并不大,有資格在島上觀戰的只有不足千人。此時,韓勝便是和其他取得龍舟賽前十的人一起,挑選擂臺之后,同樣在看向旁邊擂臺的方以智,心中思緒紛飛:
“方以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朱舜水——”
“這五人號稱明末清初五大家!”
“方以智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嶄露頭角嗎?”
明末清初五大家,是明清鼎革之際誕生的五位學問大師。在這個擁有儒門修煉之法的世界,五人毫無疑問,未來都可能是宗師修為。
想到在長安城見到的馮從吾的弟子,再想到剛剛方以智在龍舟賽的表現,韓勝對儒門的修煉心法,感到極為好奇。
周圍其余的江湖人,對方以智這個儒門俊彥,同樣議論紛紛:
“又是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
“儒門天才弟子,這些年真是多啊!”
“不知他會不會像智旭大師一樣,以后成為和尚?”
無論是十六歲的年紀,還是修身境界的修為,方以智都讓人想到了十二年前的智旭。一些知道智旭經歷的江湖人,都在猜測他以后會不會遁入空門,成為一個和尚。
“和尚?”
“我方以智這輩子都不可能當和尚!”
“堂堂方家的繼承人,怎么會成為和尚呢?”
聽著江湖人的議論,又見到他們對自己指指點點。方以智頗是有些羞惱,向周圍人大聲說道:
“桐城方以智,儒門子弟!”
“哪位佛門法師,愿意賜教一二!”
不知不覺之間,就開始針對起佛門。
韓勝正想領教一下儒門武功,聞言不再守擂。哈哈大笑一聲,直接出現在方以智的擂臺上,向他合十一禮,口中大聲說道:
“金剛門弟子智勝,領教方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