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著這些,韓勝和眾人一起沿著長江逆行,進入巴蜀境內。然后在宜賓轉入岷江,沿岷江逆行到樂山,從這里進入峨嵋。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既然來到樂山,這座山的大佛不可不拜。”
“今日咱們在凌云寺暫歇,明日前往峨嵋。”
眼看樂山上的大佛已經遙遙在望,峨嵋派正慧大師道。
眾人一路行來,早就頗為疲憊。對于正慧大師的提議,自然毫無異議。各人在凌云寺暫歇后,韓勝等金剛門的弟子在峨嵋派弟子帶領下,參拜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通高71米,莫高窟的佛像高35.5米。兩者雕刻的都是彌勒佛,前者的高度恰好是后者的兩倍——”
“這個高度之間,有沒有什么聯系?”
心中胡亂想著,韓勝用手觸摸到樂山大佛,卻沒有在上面感受到一點源力。
“沒有源力,也沒有香火愿力——”
“莫非樂山大佛的信仰,都被峨嵋派用秘法給收走了?”
想到離這里不遠的峨嵋派,韓勝頓時明白,自己在樂山大佛上收獲源力的想法已經完全落空。
想到這個佛像建立已近千年,韓勝心中就忍不住可惜,不知有多少香火愿力,被峨嵋派的人收取。
“難怪妙英師太沒有成為大宗師,卻能靠香火愿力鍛造大成金身——”
“單是這尊大佛的香火愿力,便能讓不止一個人鍛造金身!”
心中可惜地想著,韓勝卻只能在參拜樂山大佛后,返回凌云寺中。在周圍的寺廟中搜刮到二十多點源力,韓勝看著自己經過一路上的收集后,已經達到280點的源力,滿意地點了點頭,覺得無論在峨嵋派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有些底氣。
休息一晚,次日,韓勝和神寂大師等人在正慧大師帶領下來到峨嵋。趁著正慧大師帶人前去通報,神寂大師向金剛門弟子告誡道:
“峨嵋派顯密兼修,武功以五脈七輪為基。”
“除了密宗的七輪和左、中、右三脈之外,峨嵋派把任督二脈視為前、后二脈。將中原武林的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密宗的三脈七輪聯系起來。”
“可以說,峨嵋派融合了中原武林和藏地密宗兩大武學體系。這個門派的武學,頗有獨到之秘。”
“你們上山之后,一定要小心在意,不要肆意妄為,犯了峨嵋忌諱!”
金剛門和峨嵋派素有淵源,甚至還曾經交流過武學。像是金剛門龍象大力神功,便是以峨嵋派開創的五脈七輪理論為基,將原本屬于密宗的武學,融入了金剛門武學體系。
所以神寂大師在來到峨嵋派后,再三告誡弟子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肆意妄為。
遠處,正慧大師讓峨嵋派的弟子各自散去,又和一個前來迎接的僧人說了幾句。聽到神寂大師的話,頓時哈哈笑道:
“兩派相交多年,何必如此客氣!”
“正璨師兄聽說你們來了,已經在金頂殿等候。還請各位隨我,一同上山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