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黑龍的事情,殿下很不滿意!”
“若是那頭黑龍真的為禍也就罷了,你卻根本沒將事情調查清楚,就讓殿下向陛下求取斬龍劍——”
“知不知這件事情,殿下他冒了多大風險?”
“斬龍劍斬的是龍脈、龍氣,這種能傷害皇帝的東西,是一個臣子能求的嗎?”
“一不小心,殿下就可能因為這件事,留下‘燭影斧聲’之嫌!”
再次見到韓勝,盧光耀臉色不善,向他抱怨著道。不管那頭黑龍和魏忠賢是否存在聯系,這件事明面上的結果都已公布出來。對于信王求取斬龍劍的事情,雖然有的人說他護國心切,卻也同樣有人說他有些毛躁、甚至有心懷不軌之嫌。
各種各樣的議論,讓信王這些日子很是不快。盧光耀也因此幾次受到斥責,讓他見到韓勝后,忍不住抱怨出來。
本想和盧光耀談談遂平公主回宮的事兒,韓勝在聽到信王因為這件事斥責盧光耀后,頓時皺著眉頭,道:
“黑龍的事關乎大明龍脈,這件事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雖然現在看來是虛驚一場,但是信王殿下也不應該因為此事責怪你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若是預防的事情沒發生,殿下就因此斥責他人。那么以后遇到能預防的事情,還有誰會盡心?”
“難不成信王只允許臣子做事后補救,事情沒發生前,全都當做未見?”
明明一片好心,卻因此受到斥責。韓勝知道信王若繼續這樣下去,很難得到人心。
至少,韓勝這時在知道自己和盧光耀因為黑龍的事情被責怪后,心中就頗是有些不快。決定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仔細斟酌一二。
盧光耀的想法雖然沒有韓勝這樣激烈,但他心中的不快,同樣寫在臉上。只是作為臣子,他不敢議論自己主君的事。所以在聽到韓勝的話之后,盧光耀反而勸解道:
“這件事也就罷了!”
“以后遇到不確定的事情,最好不要立刻告訴信王殿下。”
“官場上的事情,向來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只要殿下能平安登基,我們也就能保證平安富貴了!”
“其它事情做的再多,又有什么必要呢?”
勸韓勝以后要注意行事,適應官場氛圍。
搖了搖頭,韓勝想到歷史上信王登基后剛愎自用的性子,暫時打消了和他接觸的想法: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和信王這樣的人相處,最好不要做實事,這樣就不會有出錯的機會,不會惹來責怪——”
“難怪他當皇帝時,做事的大多下場不好,反而尸位素餐的人,能夠占據高位!”
對朱由檢成為亡國之君的原因更明白了一些,韓勝對他的期望,又降低了很多。只想將遂平公主入宮的事辦好,然后參加鄉試。
“還有你參加鄉試的事情,殿下極為滿意!”
“明年又是會試年,殿下希望你今年能考取舉人,明年蟾宮折桂。”
擔心韓勝對信王有了看法,盧光耀又向他道。
說著,盧光耀還提起一件事情,讓韓勝對信王的看法,稍稍有了改觀:
“遂平公主的武功之所以沒有被廢,多賴殿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