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雞飛狗跳,工作還是要按部就班的繼續推進的!這些年都很流行一句話,叫做要在前進中解決問題,真是很有深意的一句話啊!
99年3月初,京方電子組織了300多人的技術骨干團隊,以京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奔赴南韓,全面學習了解液晶技術生產線,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全面掌握液晶項目全產業鏈的工藝流程和技術!
這就是為什么宋大為當初要和京方電子合作的原因,目前國內有決心也有實力拉出這么強的技術團隊的企業真的是不多!
南韓那邊對華夏人的到來是很不屑一顧的!就憑你們?讓你們隨便看隨便學,這么先進高科技的東西,沒有三五年,你們華夏人根本不可能吸收消化這個技術!三五年之后,南韓這里就會有更高世代的產線投產了,這也是南韓人同意把現代電子液晶項目賣掉的原因,因為這本身已經是落后的3代線了!
三五年肯定是不可能的!按照京海光電公司的規劃,99年年內,技術團隊必須吃透消化掉這條三代線的全部技術流程和工藝流程!然后用三年的時間,在臨海的五代線必須建成投產!
韋東山帶領著公司的人在狂奔前進,可臨海市這里連征地的事情都還沒有落實!這尼瑪不是扯淡嗎?
這時候政府征地建設開發區雖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可是現在不是簡單的征地啊!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開發不是把地一圈就完事了的,按照計劃臨海市這里首先要申報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或者開發區,申報批準后,要成立高新區管委會,目前華夏開發區的管理有三種模式,一種是政府主導的模式,高新區管委會是政府派出機構,由政府直接管理。
第二種是由政府成立高新區開發有限公司,以開發公司的名義開發建設管理高新區。第三種是兩者結合起來,先成立管委會,再由管委會成立開發投資公司,由開發投資公司來具體實施開發區的建設管理工作。
可不論那種方式,首先必須獲得申報審批,因為沒有審批首先拿不到各種優惠政策,還有就是高新區需要七通一平或者九通一平,這個投資規模龐大,都是由當地政府來負責的,沒有這個高新區的申報審批,政府方面拿什么來投資這個前期基礎建設?
“秦主任,你們這個進度可不行啊?按照計劃,各方面的資金會在近期陸續到賬,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去了南韓,下一步就是工廠建設規劃設計和設備談判,你們遲遲不能落實土地審批,我們這里沒法推進了啊!”
韋東山同志著急了,先找了孟憲東(他是漢東方面的股東代表),可孟公子兩手一攤,這事兒你得找臨海市政府啊?幾經轉折最后還是找到了秦少軍頭上,因為他是臨海市國資辦主任,也是臨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個項目的具體負責人之一!
秦少軍倒是不慌不忙,“韋總,你放心好了,我們這里正在積極協調,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不是,秦主任!”韋東山也不是傻子,這種官話套話他能不懂嗎?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個項目上百億的投資,每一天都是大量的成本在消耗的,你們到底什么時候能夠解決土地審批的問題,我需要一個確切的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