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黃杰也給吳建軍打上了神識標記,在他還上債前,肯定要經常給他標記上的。
要是認認真真還錢,那就說明人品不錯,黃杰能送他一場富貴,要是耍無賴,黃杰不介意再把他腿給重新打斷。
對這兩個學生,黃杰那是只有好感,要是以后能幫上,那也同樣不會小氣。
到草莓園的時候已經快吃晚飯了,草莓園的板房已經全搞定,宿舍有四個10平的小單間,兩個老爺子每人一間,常燕一間,黃杰和葉勝男共用一間。
還有一個能放六張上下鋪的宿舍,宿舍現在只有廚師張小偉常住,毛輝和張宗國在宿舍有床位,偶爾住上一晚,大多時間都在鎮上住。
還有一個30平米的小超市,其它就都是廚房和客人吃飯的地兒了,最多可以放下8張圓桌,同時容納80人吃飯。
沒有客人的時候,大多桌子都是收起來的。除了有空調,桌椅都是新的外,條件真的非常鄉土化,連裝修都沒咋搞,主打一個超級樸素。
石頭茶盤擺放在收銀臺不遠的地方,平時兩個老爺子可以在這里喝茶、下棋。
門口值班室、原來的兩個大小辦公室都沒有動。三十個大棚沒有動,倒是占用了不少兩個老爺子剛開墾出來的菜地。現在能種菜的地兒,就只剩下大棚之間和墻邊的地兒了。
大辦公室有三張辦公桌,三張辦公桌分別是毛輝、張宗國和財務大姐的。兩個小型服務器,安裝的主要是太陽能發電系統、溫室控制、和監控專用系統。一個保險柜,主要是存放少量備用金和財務票據的。
青娛文化的工作室只能放下一個小沙發,五張簡易的小型辦公室桌椅,一個白板和五個小鐵皮柜,可以放些辦公資料和小型拍攝設備。
再就是移動衛生間和移動簡易淋浴間,這些更簡單,隨時可以用叉車裝車拉走,是真真正正的移動房。
到此為止,草莓園的格局算是徹底有了雛形,只等著廚房設備全部到位,檢查合格后,就能對外營業了。
壞消息是張小偉的師傅不愿意過來,黃杰前期給了張小偉兩個招工指標,一個是幫廚,負責所有后廚雜活,一個是收銀、兼職上菜、打掃食堂衛生的服務員。
前期先是工資加分紅的模式,要是能做起來的話,可以采取合伙模式。
小超市雖然不大,但經營資質可是相當全,不僅能銷售常見的商品,生鮮,連煙酒資格都給辦了下來,反正劉練這個人想得真是相當周全。
超市也不可能招人,兩個老爺子自愿承擔了收銀和理貨的工作,當然看大門的工作也不能“荒廢”。
日常進貨那就是黃杰和毛輝的事兒了,前期也不會有啥銷量,也就是進些香煙、酒水、飲料、保鮮日期比較長的零食之類的,先把貨架上滿貨。
除了酒水售價高一點兒,其它的就是小鎮上的普通價格。
大棚里的草莓長勢良好,也沒有啥疾病,就是偶爾有些害蟲,也全部被黃杰利用空間給搞死或收走了。
插好的月季已經開始有生根的跡象,蔡偉鑫說過這些全是花比較大的品種,特意剪得比較長,只要肥料跟得上,當年種上就能開少量開花,但要形成花墻,最少也要四五年時間,爬滿整個墻那最少就要七八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