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兩條腿走路,當地居委會、街道有了30%的股份,對經營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
田小牛要的是利潤,要的是能長久的經營下去,但對方要的是政績,短期的政績,畢竟領導干上幾年可是要調動工作的。
當然現在那肯定一切都是好的,利益和政績都有,可人要有長久打算,才能走的更遠一些。
按照原來的分配計劃,陳小渝和田小牛平時都是拿工資的,年底按比例預留出發展基金,才會進行統一分紅。
不過現在利潤明顯好于預期,每年分紅變成了每季度分紅,這樣陳小渝和田小牛就能最快湊齊資金,讓陳小渝以結婚生娃從這里“離職”,全心全意去外面另外搞上一攤。
這樣任何人就都不能提出異議了,畢竟不能把人家兩口子都給綁死在店里,陳小渝離職后要干什么,自然和社區食堂就沒有毛的關系了。
當然前提是不占用原飯店的資源,為了避嫌,陳小渝和田小牛干脆選擇加盟一家品牌店。
兩口子把這事兒和黃杰一說,黃杰自然愿意幫忙,不僅提供了30萬的資金,更是在東大街地鐵口西北角商業區,提供了一個600平的地下室。
雖然在地下有點勉強,但就挨著地鐵出口,人流量沒得說,而且空間夠大夠便宜。
房租只有兩萬一個月,當然這是友情價,別人要租的話那肯定至少5萬一個月起,而且租金還是先欠著。
原來在這兒經營的是家小型超市,有上下的小滾梯和箱式貨梯,只要上下方便,食客還是愿意到樓下就餐的。
“你就放心干,這是黃氏集團的產業,都閑置一兩年了,一直租不出去,便宜租給你,幫我把位置炒起來,等你掙錢了,再多給我點租金。”
“哥,大恩不言謝!”田小牛很是感激。他可是找了很多地兒,以前挨著地鐵的店鋪那是想都不敢想。
“謝啥,好好干,早點掙到錢了,把錢還我,到時候我給你漲房租。”
入股這事兒,他們沒有說,黃杰自然不會去提,幫忙可以,摻和兄弟生意的事,黃杰可不會干。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黃杰更是讓堂妹黃心怡找了當地的領導,方方面面都幫著打了招呼,有問題可以整改,但不能讓別人不斷上門找麻煩。
有人幫襯田小牛前期準備工作那是相當順利,從招牌制作、環保設備到到消防檢查都是一次性的通過。
當然自己干的時候也沒偷工減料,都是實實在在的落實到位。
幫田小牛是因為田小牛值得幫,沒有這哥們幫助自己這個老秦人,自己可沒有辦法這么快融入到這個社會。
而且在交往的過程中,更是發現田小牛人品不錯,是可以當朋友相處的人。
其實黃杰很幸運,身邊的人大多不錯,即使是送外賣中幫助的張召、朱明明、吳建軍都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當然在外賣的時候也會遇到各種奇葩,但那都是陌路人,一輩子也可能只會見上一次。
晚高峰送單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更過分的,黃杰把車停在樓下上樓,下樓的時候,看到一個中年男人帶著兩個六七歲的孩子,來到黃杰和另一個小哥的餐車邊上,開始偷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