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多了一個蹭飯的,堂妹黃心怡最終還是被委以重任,被“發配”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治理”沙丘去了。
想要繼承黃家的經濟大權,那肯定是要經過歷練的,當然人到沙漠地區,也不需要真的去干活,而是去協調各方關系,調控各種物資,確保項目能正常運營。
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邊緣總長度約3046公里。
2023年,沙漠周邊形成了長度約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在沙漠南緣和東南緣綠洲之間。
去年五月份剩余的285公里“缺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也被拿下,完成了全部鎖邊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黃家也是出了大力的,有些項目注定不會怎么贏利,可總得有人去干,作為超級家族,就是有再多錢的還是不如政治地位重要,把掙得錢花到一些利國利民上去,能給家族帶來想象不到的好處。
當然黃家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出了點力氣而已。
國家僅僅去年一年,“鎖邊”任務涉及的喀什、和田、巴州多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就有60多萬人次參與其中,通過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多措并舉,順利實現“鎖邊合龍”。
鎖邊只是第一步,想要把33.76萬平方公里的移動沙丘變成綠洲,還需要漫長的、持續的投入。
黃家老爺子拍板,從家族產業中拿出80億,在和田地區認領了一塊1.5萬平方公里的半沙漠半戈壁地兒,聽起來很大,其實比京城的1.6萬平方公里面積還是要小一點的,不過面積是最近的和田市的三倍左右。
而且這塊已經探明,地下無石油、天然氣,也沒有地下古城,純純的就是荒地。也沒有與民爭利,靠近水源和已經有人或企業承包的地兒,都沒有染指。
好在地勢比較平整,又挨著沙漠公路,交通還算方便,這樣在運送建筑物資的時候,可以省下不少的費用。
一點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承包時間為一百年,承包費為零,但黃家要出資80億建造一個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發的電低價并入電網,支持持續的沙漠改造計劃。
還要肩負起光伏發電站周邊的綠化任務,阻止周邊沙丘的繼續擴大。不能說沒有利潤,但要看到回頭錢,那真的需要很多年。
這種級別的投資,在任何地市都是大項目,極有可能帶動一個地市經濟的騰飛。
和田市,是和田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疆省西南部、和田地區中部,地處喀喇昆侖山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間,屬干旱荒漠性氣候。
和田市轄5個街道、3個鎮、5個鄉,另轄2個鄉級單位,常住人口也就五十多萬人,也就比京城回天地區的人口稍多一些。
去年全年和田總產值也就170億不到,而黃家前期投資就有八十億,后續為了維護電站、進行綠化,還要持續性的投資。
就是發的電上網后,大部分的電費收入,也會大多都投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的持續進行。
除了發電站的設備,大多采購都是要在當地進行的,就是用工也要在當地進行大量招聘,這給當地帶來的復合效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