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五點鐘出門,黃杰特意接了一個“高檔”小區的早餐訂單,不過餐品還是放在餐箱,頭盔也是戴的高檔頭盔,并沒有暴露自己是騎手的身份。
到了小區大門口的時候,小區門肯定是關著的,也沒有業主進出。
黃杰沒有下車,在門口摁了一聲喇叭,保安一看車子,連問都沒問就把門打開了。
果然是人靠衣服馬靠鞍,七八萬的車子和四五十萬的車牌果然好使。
就連幾個有名的別墅區也不例外,黃杰都是直接走機動車道,喇叭一響,大門就開了。
其實騎摩托車送外賣的騎手并不少,一輛踏板摩托也就幾千塊錢,而且沒有電池焦慮,送貨速度也會快上不少,大多這樣的騎手會接同程的遠單,收入并不少。
但也有不好的地兒,首先油錢是個不小的成本,最重要的是摩托車送貨,一定要向平臺報備,不然可能會因為超速被限制接單。
可是上報了的話,平臺又不會區分是京a還是京b牌照,一律不會向禁摩區域派單,意思就是京城四環內的訂單就不會再派給你了。
當然事情也不絕對,自己主動到訂單大廳去搶還是可以的。
只一晌午時間,騎手群、專送、小隊中就流傳者有人騎京a哈雷摩托送外賣的傳說,還有圖有真相。
這就像有人開著庫里南跑網約車一樣,簡直就是富貴公子下凡來體驗生活來了。
雖然羨慕嫉妒恨,但離大多騎手的生活還是挺遠的,當然也有人腦補,要是后面再帶一個漂亮妞,才是真的夠酷。
只騎了半天,就把摩托車換成了電動自行車,因為除了招搖,并沒有多跑幾單,還收到了平臺超速警告。
要求黃杰上報騎行工具,意思就是再超速的話,還不是摩托車,那就要開始限制接單了。
見好就收,下午兩點要吃午飯的時候,剛好在田小牛社區食堂附近,進去一看大多都是騎手在吃飯。
黃杰把最貴的菜都點了一份,只留了一份紅燒魚塊吃,其它的都打包處理,雖然是刷充值卡消費,也算是支持田小牛的生意了。
黃杰不僅支持了田小牛的生意,更是在地鐵站附近打包了二十份徐州卷餅,全要最貴的。
還有兩家蛋糕店,烘焙好的面包,點心、小蛋糕,黃杰一次性買了大半。騎手買再多東西,都會被認為是正常的,有人下單買單,那自然是要配送的。
囤貨現在都是黃杰的習慣了,只要有機會就會買買買,上次的荒島之行,還能吃得上蒸餃,牛排,就體現出囤貨的好處了。
日期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大多都是自己吃,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再說空間還有很多不帶日期的散裝食物可供選擇。
像水屯市場、文化市場、北農市場、剛剛拆掉的龍錦市場,黃杰都沒少去,在這里買的東西,大多可都沒有印有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