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村里的手機號在西三旗自家蒸餃店,下了一個超級500元代買單,要求送到北清路超級合生匯,這種訂單壓根就沒有騎手愿意接,主要是蒸餃店出餐那是出了名的慢。
黃杰順利搶到訂單后,黃杰先把電話打給店長,說明要準備的種類和數量,現包的十幾份蒸餃,總要給飯店備餐的時間,有了提前準備,黃杰到后不久就能快速取餐。
手上有了第一個訂單,再搶單或是派單的時候,就會顯示路線的重合率,只要達到80%的,又不是特別地址的單子,在騎手能力范圍之內,都可以放心接。
黃杰搶了幾個農學院家屬區的單子,也就是大學放假了,不然搶華北電大的訂單更好送。
華北電大學校不讓騎手進,幾個門口都有外賣柜,現在外賣柜又不收費,就是同時掛十幾個學校的訂單,只要商家不卡餐,一般情況下不會超時。
看到黃杰騎著送外賣的電動車,蒸餃店的店長那是一點兒也不吃驚,都是老熟人了,以前黃杰就經常到店里取餐,自己還經常送礦泉水和飲料,誰知道人家竟然是個大佬。
對于黃杰這樣奇特的愛好,她是相當的無語,不過那肯定是要服務好的,協助黃杰走完代買流程,又幫著裝進餐箱。
蒸餃店的生意可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就是烤鴨店的附屬店,老板最看中的是烤鴨生意,客人都是來吃烤鴨的,就是點蒸餃也是嘗嘗鮮。
現在蒸餃就是主營,店面比原來的烤鴨店還要大,不僅提供十多種餡料的蒸餃,還提供十多種低價粥。
價格低可不意味著品質不好,所有粥都是現熬的,客戶透過玻璃窗就能看到,那是完全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
在客戶眼里那是比連鎖的品牌粥店還要好喝,還要貨真價實。
在原來的計劃中,粥只是引流品,現在好嘛,現在粥的生意比蒸餃還要好。
當然這肯定和粥的價格有關,但無論如何粥都是贏利的,更是給蒸餃店快速帶來了人氣,蒸餃的銷量那肯定是沒的說。
跑過西三旗橋附近,黃杰又到一家地下便利店取貨,別看這家便利店在陰暗潮濕的地下三樓,可生意火到爆,同時以不同的店名在三家平臺上線,24小時營業。
五百多平米的地下三層地下室,除了一個貨梯,連電梯都沒有,騎手取貨都要步行下三樓,租金還沒有普通的小便利店高,可他的經營品類比超大型的超市還多。
成本就是低廉的租金和幾個從農村帶過來的分揀員,當然最大的成本是平臺的費用和配送費。
掙不掙錢不好說,但生意是真的好,三家平臺的騎手,要是沒有超過接單十分鐘后過來,都是要排隊取貨。
這種店其實挺多的,只是他們不對普通消費者營業,所以哪怕同一個小區,這里的居民都不會知道這種店的存在。
客戶訂的是一百根雪糕、一箱冰啤酒,黃杰到的時候,已經打包好放進門口的冰柜里。
黃杰熟門熟路的取貨,臨走剛點了取貨,還有小伙叮囑黃杰雪糕要放進餐箱,不然路遠容易化掉。
靜止空間在手,黃杰從來沒讓一個顧客的餐品涼過或是凍品化過,可以說空間就是外賣員的神器,不用來送外賣都實在有點可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