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梁皇族能這般堂而皇之地據有“墨宮傳承”,這背后想來也蹊蹺。
西洲的那些大勢力可不是開善堂的。
機關術能被大梁皇族掌握,肯定還有比好處更大的壞處。
這有待親臨探索。
陳景安不欲節外生枝。
如今有了“月清道君”這樣一尊外部的元嬰戰力,他就可以潛心修煉了。
……
時光悠悠。
一晃眼,五年過去。
陳景安的法力快速增長,對于金丹九層已經生出了一定的感應。
這速度尚在預料之中。
其間,列國之間又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從北往南。
寄居大燕的張卓師徒,已經在一年前辭行。
師徒倆分道揚鑣。
張卓的年紀不小了,如今又把衣缽傳給了徒弟張財,心中再無憾事。
他早年成長于池洲和八王海域。
僥幸得到了一位三階煉器師留下的傳承,靠著個人的稟賦與努力有了今天。
時至今日。
張卓想要見識一下四階煉器師的實力。
池洲沒有,八王海域也沒有。
但是萬獸谷有擅長煉器的元嬰道君。
正值萬獸谷與十萬大山的妖獸皇族大戰之際,這是外來者向上爬的最好機會。
煉器師這樣的行當,更是香餑餑。
只不過。
此行危機四伏,一不小心就可能葬身獸口。
徒弟還有大好年華,犯不著這么早就聞道而死。
張財沒有拒絕師尊的好意。
他清楚自己骨子里,是希望靠著這份本事受人尊敬,過上好日子的。
真要留下了,心不甘情不愿,到頭來師徒還有可能反目成仇。
張財沿著航道,重新返回了八王海域。
他在那里經營了上百年,早就留了備用的身份。
只要不暴露師門的身份特征,自己完全能以煉器大師的身份混出名堂。
大乾方面。
時任乾帝忽然下詔,即日起立后只取袁氏女子。
鎮魔司的指揮使由袁氏世襲。
這讓本就權傾朝野的袁氏,從暗處走向了明面。
南面的大景亦是收到了來信。
準確的說,這信是老楚專門寫給陳景安的。
在信中,他不忘回憶起了二人在司獄的歲月。
時至今日,司獄故人早已凋零。
當初年紀最小的陳景安,如今也有一百一十余歲。
剩下的同僚,除開同樣已是金丹的老張,老李與老楚。
哪怕是筑基真人,都已經化作了黃土。
老楚提及了自己的近況,以及他打算建立“三合楚氏”的意圖。
言辭之間,大有將楚氏遷往三合山的意思。
這對大乾皇族而言,相當于從象征凡俗的列國皇族,直接躍升到了仙門金丹家族的層面。
不管是地位還是前途,都有了質的變化。
陳景安自認與大乾皇族是尚有恩義的。
即便昔日大乾和大景開戰,底下人流血流淚,可是上面人的交情絲毫不減。
老楚的意思也很簡單。
他希望大景未來可以幫一個忙。
——協助袁氏推翻楚氏,扶持身懷兩家血脈之人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