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九月初九,還有不到四天韃子肆虐入關,蒙古諸部散亂入中原,勤王兵叛變。
大明朝南直隸歌舞升平,豪族子弟騎馬奔騰時并未感到這座江山已然裂開。
縉紳依舊是大明最強勢力階層。
所以當蒙陰知縣馬爄得知,趙家,王家,錢家,三位家主慘死家中時,他手中的玉如意猛然掉在地上摔碎,他來不及任何心疼,急忙召喚衙役前去驗尸。
白布蒙著三具尸體,這三家的婦儒和族老啕嚎大哭或威脅:“知縣大人,這必然不是一般宵小!”
“縣丞之前曾對峙我家家主,必然是他!”
“這縣丞蓄謀殺人,罪上加罪。”王家族老怒吼拍桌。
現在這三家只想趕緊找一個兇手,先殺了,不然其他家族必然奚落三家,威名何在。
至于是不是縣丞不重要,先殺了再說!
知縣馬爄搖著頭,他才不信是縣丞殺人,魏昶君童試甲首,明年更可參加科舉,何其優異考生,這等人參加鄉試若一鳴驚人能直接殿試,這可是有資格前三等乃至是狀元的人,怎么可能殺人呢。
“吾速查案,但至于兇手是誰,仍要調查。”馬知縣速離去,他召集衙役查案。
夜色朦朧的蒙陰縣,有百姓放鞭炮慶祝,還有人家大笑,慶祝這幾個雜碎死的好。
縣丞府邸。
知縣馬爄來回踱步,他詢問官吏,得知縣丞未曾外出,手下未曾波動松了口氣。
而后馬爄回家思索許久,他的夫人出身漯河南氏,元代時也是名門望族,如今雖落魄,但也有些見聞,夫人低語:“趙王錢三家不能得罪,不然歷年賦稅如何是好。”
馬爄皺眉,如果不得罪這三家,那就是交出縣丞讓他們處置,這違背他心中律法。
所以馬爄無比煎熬,不知該如何選擇。
終于他苦笑一聲:‘若三日內尋不到兇手,就將縣丞撤職,任由這三家施以報復。’“縣民為重啊。”
馬爄嘆了口氣,凡是要大局為重,縉紳不能得罪,百姓還需米糧安撫,他只能依靠縉紳力量。
——三百多年后的蒙陰知縣有文書墳墓出圖。
考古團隊予以資料整理,明史教授顧成神情復雜念著:“九月下旬,知縣尋兇無果,深夜幽嘆,于老朽(文書)提出裁撤縣丞方案,撤職縣丞,任由三家報復,老朽惶恐,縣丞進城以來,幫民眾,緝兇徒,實屬高潔,然時代呼嘯,吾只是一文書,只能記于墳墓,若后世掘之,望之.....”
這是崇禎二年蒙陰縣衙一名不入品的文書,他叫宴蔯,負責記錄知縣文書和知府戶部文書對接,案件封存等工作,類似現代記錄員一樣。
他記錄下了知縣對他說的話。
他只是一個小人物,無力改變,只能將真相留在墳墓,以后后人知道知縣之罪。
這就是歷史的沉重感,當顧成念著這句話時,時間過了近四百年,而穿越者卻要面對這種壓力。
“告知西安歷史研究所,迅速回信穿越者,讓他可以對知縣動手了。”
明史小組顧成下令,他神情感到一股陰郁。
大明朝的官員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