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的錢能不能捍衛住是個問題,像是李自成一樣攻入京師又如何,銀子劫掠幾百萬兩,珍寶無算,但有什么用呢,守不住這些財帛。
“馬匹優先巡山輕騎挑選,豬送入玉皇廟養豬坊,取出一千擔米粥開始熬米,城內城外百姓陸續分發,十一月底,韃子欲來。這些稅銀怕是縉紳家族想要賄賂韃子的,那些糙米估計是趁機逼迫百姓賣出土地高價售賣糧食,逼迫百姓為奴。”魏昶君聲音陰郁,地主群體好嫻熟的手段。
對外,先討好驅走韃子。
對內,逼迫百姓賣地買高價糙米,而后放貸逼迫百姓為奴為佃戶。
把給韃子的錢從百姓身上賺回來。
魏昶君殺意更甚,這還只是下品縣幾個縉紳旁系大族便已經為所欲為到了此等地步,那些上等大縣,大州,乃至府州,甚至繁茂的南直隸又該會是何等慘狀。
縉紳聯合當地官員,不惜一切的算計百姓每一步。
“那些縉紳家的子嗣和仆役如何處置?”洛水問道。
“子嗣押去鍛煉,接下來需開礦,他們需勞作十年,方可放出。”
“仆役放出分田分地,吾之治下沒有仆役,任何官員也不能私設仆從,違者斬。”魏昶君突然狠厲起來,以至于洛水都感到惴惴不安。
洛水這一路上親眼看著里長走來,對官吏和地主狠辣,但對百姓好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甚至洛水都感到奇怪,為什么里長如此善待百姓,甚至近乎于怪異的善待。
要知道哪怕是愛民如子的蘇軾對百姓也有一種天然文人的傲然,從不會主動彎腰貼近,但里長不一樣,他甚至愿意背負罵名也要幫扶百姓。
“吾不需要被當世理解,以后自然有人會理解我。”魏昶君揮著手,告知眾下屬的疑問。
他才不在意在明末被各種質疑,謾罵。
反正以后的人會翻閱史書,就讓他們評價吧。
天光大亮,縣衙前,文書燒毀仆契,不少仆役呆傻看著,難以置信,他們都以為世世代代為奴的命運無法改變。
“縣丞有言,幾家惡賊誅滅,你們仆從身份奴籍改為農籍,若無地無房之人前來登記,自會分地房屋。”文書敲鑼,大聲喊著。
眼瞳昏黃年邁不堪的老仆人完全不敢相信,他甚至不敢去登記,生怕之后慘遭牽連,直到第一個,第二個,幾十個仆役登記,開始領了地契,房屋,老仆終于顫巍巍登記。
牛三在牛家當了一輩子仆從從未有過自己的土地,現在他拿著地契,之前他對縣丞滅掉牛家心懷不滿,現在他熱淚盈眶,不斷抽泣,盡管他牙齒都沒幾顆了,但他大聲說著:“小老兒有地。”
“小老兒的后人不再是仆籍。”
“謝縣丞大老爺!”
牛三顫巍巍跪下,而后數百仆人散亂鋪滿街道,烏泱泱跪倒一片,不斷磕頭,哭泣聲響徹不停,終于有地有房,能夠像個人一樣活著,生活有了奔頭。
縣衙前,魏昶君望著眾人眼瞳喝道:“不準跪。”
“諸君各自回家,以后記住,你們是百姓不再是奴籍,你們孩子可讀書,可去私塾,可做商,可隨意游走各地,無需見官畏懼。”語落,魏昶君朝著幾百自由身行禮。
雪花肆意飄落,數百恢復了自由身的仆從紛紛行禮,他們彼此攙扶,傻笑著,朝著自己房屋,田地走去。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初三。
《明末記事本錄》—山東篇有云蒙陰縣裂變,七縉紳旁族滅,縣丞釋七百奴籍為平民,史書云,其縣丞桀躁,擅改戶帖,無視明廷,輕屑律法,實乃官吏之蘚,罪責梼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