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萬敢于野騎戰,肉搏戰的韃子大軍,大明的戰力是什么情況。
總兵虞闇苦笑,大明的情況是——援助京師的勤王兵來了十幾支,兵部像遛狗一樣到處驅趕就為了不發糧食,結果導致數萬勤王兵叛變為賊寇,還有各支勤王兵陣容虛假,多是毫無訓練的老卒、武器破舊、完全無一戰之力,若不是城墻巍艱,只怕京師就危了。
“大人,大人,韃子分兵,入山東了,怕是要劫掠,他們知道攻不下來京師。”手下來報,虞闇神情并未驚慌,他早就預料到,甚至松了口氣。
京師兵部也是這般想的,讓出一些地,讓韃子搶一搶,反正他們就是匪患之流,搶的差不多了自然就走,京師危機自解。
延慶州巡撫馬皚炑痛心看著韃子有條不紊的撤離:“京師兵部,戶部,朝堂之上難道竟無一清醒之徒嗎?任由韃子到處掠奪。”
“先苦陜西百姓,然后苦陜西,山東,若是山東起了流寇,中原將徹底不穩。”
“朝廷諸公,你們穩坐京師,家人隱于南直隸,江南秀美之地,卻不知道北方已然火海滔滔,天下危也。”延慶州巡撫馬皚炑悲憤欲絕。
韃子雖入關失敗,但到處掠劫,甚至還要從山東邊陲而過,這讓他憤怒無比。
什么時候大明朝淪喪這般。
想當初永樂年間永樂大帝何其霸也,出塞震懾,威猛甚常。
如今敗落凋零,中原疑亂,兵災貧頻。
“馬巡撫勿語,這番話若是被朝廷諸公聽到,你我二人,都將不保,如今就連袁崇煥都被問罪,山西巡撫和總兵因手下勤王兵逃竄也被下獄,無不煌煌。”總兵虞闇噓聲。
一時間二人皆神情茫然,誰也不知為何天下變成這等樣子。
被韃子逼的無人敢應戰,勤王兵雖氣勢渾壯,但只敢跟在韃子后面。
何其悲也。
——魏昶君在視察。
落石村火器營,坊長劉方,昔日奴仆之身于莒州,如今管理近百工匠。
劉方第一時間想要叩首,但想到里長不喜歡跪拜,他便從盒子里取出火繩槍:“里長且看,此槍需要彈三錢,槍重11.13斤,與三錢鳥銃相同,裝藥和改善后14.84斤,其管長四尺五六寸。”
槍身一米六五左右,外觀類似粗糙步槍,火藥壓蓋設計頗為精妙,壓蓋有小孔穿著火繩,只需要推動槍后暗桿,點燃火繩,火繩簌簌點燃炸藥,槍首和槍尾有瞄線,而后架槍瞄準,猛然轟射。
魏昶君射擊了數槍,他連連夸贊。
他剛才做了估算。
每分鐘最多可六槍,但正常是四槍,發射六槍需極其嫻熟的槍手。
他于一百步開外,二百步,三百步同時進行射擊校準,發現該槍在一百步內最好用,甚至普通甲片可擊爆,百步內劣甲可擊穿,六十步內威力甚猛,藤甲盾爆裂,四十步裂重甲片,二十步裂鐵盾,真可謂是應了天工開物所說鳥銃長約三尺,鐵管載藥,嵌盛木根之中,以便手握鳥銃,便鳥雀遇于三十步內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則銃力竭矣。鳥槍行遠過二百步,制方仿佛。
明朝一步等于五尺,約為現在1.635米,可想而知火繩槍的強悍。
“火器營拆解近千鳥銃,終制成一百零七火繩槍,然現在鐵礦,火藥等奇缺。”劉方先道賀而后苦笑。
實在是蒙陰兩縣之地太貧瘠,鐵礦無開發,這些火繩槍基本上都是融了其他鳥銃和各種鐵料,最終一點點手搓,晝夜不停,反復調試才打造出來。
“好!”
“七日后,吾解決鐵料。”魏昶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