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縣。
民部楚意也在籌劃大規模建設,主要包含礦工待遇構架,礦區開發,鐵塊初始冶煉基礎建設三個板塊。
如今就在他正前方數百丈之地,一百多名工匠正在建設占地三百畝的醫館。
是的,這里是里長所要求修建,專門供給礦工及家屬診治病情之地。
眼下已經初步建成雛形。
這里是總醫館,而附屬此地的,在整個來縣礦脈,將會有六座。
與此同時,礦工子孫就讀的書院,也將修建三座,分布于來縣東南,西南,東北三個區域。
同時來縣專屬礦工錢莊亦在加緊建設,不僅用于存收礦工月俸,更會以之盈利建設礦工相關待遇基礎設施。
寒風吹拂,昔日此刻,百姓仍蜷縮在房間,哀嘆乞求度過災年。
但如今,整個來縣,貧瘠鐵礦之地,卻生出熱火朝天之景。
泥瓦匠開始大量建筑,帶動糧食自周邊縣城不斷運輸,餐飲,住宿行業蓬勃發展。
轟轟烈烈的建設席卷沂縣,來縣兩地,眼下兩個貧瘠縣城不再是昔日僅有務農之地,真正出現了商業經濟百花齊放之景。
“終于有了些許繁榮。”
這一刻,楚意凝視這方小小縣城,腦海中浮現出里長身影,神情驚艷。
他無法想象,當里長這類布局徹底鋪開,未來將會是怎樣繁花似錦的盛世!
莒州州衙,屋內開始出現炭盆。
民部周愈才剛剛整理完消息。
“里長,來縣匯報,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建設規劃,礦工醫館連同總醫館共七處,礦工書院三處,礦工錢莊六處,均已招募足夠泥瓦匠,開始建設。”
“另賬房,大夫等也已搭建構架雛形,招募到首批成員。”
“沂縣匯報,養殖總長曲肖恩已經完成馬場圈定,目前正在聯系飼育糧草渠道,水源建設。”
“火器總長劉方初步完成高爐建設,正在招募百姓成為器匠,確定三月內火器建造規劃。”
魏昶君疲憊,也認真聽著民部匯報兩縣發展情況。
這將會是他真正踏足這方亂世的基礎,如今,終于出現一點體系影子。
眼下閻應元與黃公輔都不在州衙。
這兩人昔日在歷史上都曾留名。
閻應元曾寫下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黃公輔更愿為大明投身火中,骸骨不歸。
兩人的確心懷百姓,但會不會為百姓而反大明,短時間無法定下。
故而眼下兩人都不知曉魏昶君造反打算,在魏昶君安排下,正在負責經濟相關發展。
聽完匯報,魏昶君揉著額頭,神色清明許多,出門上了馬車。
此次前往方向,赫然正是如今的火繩槍兵操練之地,莒州城南營。
在徹底平定莒州后,火繩槍兵總長岳豹便在魏昶君要求下,駐扎此地。
城南營在城外三十里,此地荒僻多山,易于隱藏,槍炮聲亦不至影響百姓。
魏昶君抵達時,岳豹正在為火繩槍兵分發新的物資。
剛剛從南洛鎮棉紡織作坊領到的棉甲如今有一千套,先前雖然火繩槍兵都裝配棉甲,但因為沒有換洗,所以許多將士的棉甲已經泛黑。
如今換上嶄新棉甲,紅袍獵獵作響,背負火繩槍,一千火繩槍兵列陣,氣勢恢宏。
“里長,昔日你從紅袍軍衛中抽調五百人已完全追上原有火繩槍兵操練進度。”
“新式火器裝配,眼下也已完成初步操練。”
“現下五百名火繩槍兵負責火繩槍,五百名炮兵則負責新裝配的五十門虎蹲炮,以及十二門紅夷大炮。”